第十九章 权力和文化的结合


小说: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作者:爱吃番茄炒蛋的猫爷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http://www.64sw.com/xiaoshuo/1949nanzhengdongnanya0haiwaijianguo/read/97/20.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二二 ↓
        复兴军在安南各地的印刷厂里面,油墨机昼夜不停的印刷。

    十几万份《安南公务员招募公告》和新编写的《安南施政条例》的手册还带着温热的墨香就被分发到安南各地的城市。

    招募公告的头版用粗体字写着\"已改汉名,会说汉语、写会汉字、有汉人族谱的人,都可以来报考!\"

    公告的末尾附上这次公务员的考试大纲,除了安南委员会新颁布的《安南施政条例》外,还写着《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四书的参考书目。

    李崇文看了行政部准备考卷后对李志文说

    \"让他们弄简单些,让应考的人死记硬背都可以通过的程度!\"\"

    \"这次考试录取人才是其次,安南人民汉化才是关键!\"

    \"我们要让整个安南的人都知道,学好汉语,写好汉字,成为汉人才有美好的未来!\"

    \"已经记下了,我这就通知他们修改的\"李志文记下李崇文说的要点就马上离开。

    河内大学被征用为\"安南公务员考试地点\",复兴军的士兵在大学门口维持秩序,大量考生围在大学的门口,他们有的穿着西装,有的穿着工装,有人穿着满是布丁的衣服,有人穿着长衫。

    他们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商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是他们都抵挡不了做官的诱惑,这次\"科举\"将会是有史以来最简单报名的一次,考试内容最简单的一次。

    阮公明就是应考大军中的一员,他本来是茶楼的账房先生,他听小道消息说,复兴军因为之前的大清洗很缺官员,只要背了公告上写的参考书籍就可以看上了。虽然这个小道消息已经全城,啊不,全安南皆知了。

    但是,阮公明还是想试试!

    \"咚——咚——咚!\"

    \"可以进考场了!\"

    成绩发布当日,公告栏前面人头涌涌。第一名是来自岭南的汉人赵元礼,第二名赫然是河内的阮公明。

    \"我考上了!\"\"我考上了!!\"

    河内的公务员任职典礼上,李崇文亲自来为新上任的公务员颁发委任状。当阮公明看到自己任命为河内税务局副科长时,这个曾经在酒楼当账房的小市民激动流出眼泪。

    复兴军第五师营地内,新兵训练场上回荡着整齐的汉语口令声。来自八桂的老兵手把手教安南的新兵使用步枪,同时纠正他们的发音。

    \"是\"瞄准\",不是\"妙准\"!记住,咱们是复兴军,是汉人,要说汉语,!\"

    \"以后想要升官,你不仅要学会说标准汉语,还要会写大量的汉字才可以,不然你只能当一辈子的小兵!!\"

    \"知道了!!\"\"我会学的!!\"

    那些在训练中表现积极、主动学习汉语的安南士兵,会被重点关注。

    海防港的街头,身着蓝色衬衫警服的警察正在巡逻。曾经是码头工人的黎贵,如今是一名警察,他和其他警员挨家挨户检查户籍。

    \"陈大娘,您家孙子的汉名登记了吗?没登记可领不到新的户籍凭证,以后领救济粮和您孙子上学都成问题。\"

    李崇文把权力分享给安南人带来的连锁反应迅速蔓延。许多原本对汉化政策持观望态度和反对态度的安南人,看到身边积极响应的人开始了飞黄腾达,当官的当官,当兵的当兵,当警察的当警察!自己还是一无所有后,纷纷加入这场汉化的运动。

    李崇文用土地与权力编织的大网,将汉文化深深嵌入安南社会的方方面面。

    那些在分田册上按红手印的农民、在官场上奋笔疾书的公务员、在军营里摸爬滚打的士兵,都在这场无声的变革中,成为汉文化最坚实的传播者和拥护者。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1949nanzhengdongnanya0haiwaijianguo/read/97/20.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