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 http://www.64sw.com/xiaoshuo/congshanzhailaotoule0daogongyebazhu/read/97/226.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8月20日。
星辰L7的第一批工程样车迎来正式下线!!
并非是之前那种没装配智驾、或是功能不完善、硬件不完善的试制车。
这一批工程样车,可以说和最终的量产车,在硬件、功能、外观上,已经没有任何分别。
之前整车的基础信息已经向工信部申报过了。
不过现在还没到公示期。
而工信部的公示期预计到新车上市的前一个月,同步对外界披露。
——
研发中心的测试场。
一批崭新、高大的工程样车,停在场地中心的位置。
颜色各异的金属漆面,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如同镜面般的光泽,车漆质感在进口喷涂工艺的打磨下,有了细腻的珠光,在不同角度下折射出渐变的高级感。
再配合5030mm的车长、1980mm的车宽,1800mm的车高。
大型SUV的气势扑面而来!!
“许总,这次我们的金属漆面采用的是都是五十万级别BBA的同级涂料,从底漆到清漆,均采用全球顶级供应商的高端产品线。
清漆采用的是德国巴斯夫,也就是业界俗称的顶级鹦鹉漆。
而且是定制款。
平均折射率能达到1.55以上,光线反射更均匀,从车间喷涂处理之后,再经过三次抛光,达到现在‘液态金属’的质感。”
众人围在样车的旁边,眼神中闪烁着热情和光彩。
有人干脆上手去摸了。
硬磕这么久。
虽然不是第一台工程样车下线了,但仍然止不住激动啊!!
王景明则趁机跟许易述说着他们对这台车的“表面功夫。”
俗话说——
看人先看衣,看车先看漆。
这次星辰L7的新车漆面,显然是下了很大的成本和功夫。
一台车除了其本身的尺寸比例之外,最能彰显出豪华感的,就是原车的漆面质感。
一款工艺与审美结合的顶级原厂车漆,能在外观不变的情况下将质感提升20%—30%。
之前他们不光采用的涂料比较差,而且设备精度也不支持做出高级豪华车的漆面来。
现在不同了。
F1二期工厂建成,设备又有了新的升级,精度都是对标国际进口顶级量产车去的。
得益于设备工艺的升级,整个漆面厚度误差极低,就连车门缝隙、引擎盖边缘的漆面完全一致,看不出一丝瑕疵感。
除车漆外,整车依然是家族式的“星环设计”。
前脸1.5米长的贯穿式 LED星环大灯,里面是72颗高亮度、高动态、高频率LED灯珠。
日行灯在点亮时犹如一圈流动的星光。
大灯下方是半封闭式格栅。
因为增程车并不需要那么大的进气散热量,不仔细看甚至会以为是全封闭的款式。
表面用细腻的哑光黑纹理处理,再搭配两侧的导流槽,减少风阻,整体设计既有跨时代新能源车的科技感,也不显得那么攻击张扬。
毕竟这台车还是以“家庭豪华SUV”为卖点。
哪怕堆砌豪华感,也不是那种张扬的,嚣张的类型。
而是整体偏柔和、经过设计的优化,有一种静谧的高级感。
“风阻上我们多砸了点钱,风洞测试总共耗费了一千二百个小时,最终达成整车最优的能耗优化与0.264cd的风阻系数。”他继续笑着说道。
上次许易在发布会吹,说搞了近千个小时的风洞测试,花了近千万,实际上他们星辰S7只花了几百万而已。
现在这次不同了。
星辰L7可是实实在在,真硬磕了一千多万的风洞成本。
光这一项就够让普通二流车企肉疼了。
几乎把外观上能优化的所有细节,都优化到位了。
这玩意也是一次做好,后续所有量产收益。
研发端自然是力求完美。
打开车门,内饰的布局映入所有人眼帘。
传统圆形的方向盘,怀挡的设计。
前排一个超大的AMOLED屏引人瞩目,这块屏是特供高亮度、长寿命款,除了定制周期长,采购费用也相当高。
其他地方依旧延续星辰一贯简约高级的风格,但这次显得更加高级,更加的有设计感。
只要是人手能触摸到的接触面,几乎采用了100%的软包覆设计。
座椅内饰这里,则大面积采用了Nappa真皮与云影真木饰板。
中控台采用T字形布局,留了一个手机放置的方形无线充电位,与两个可伸缩的水杯位,这两个水杯位也自带限位装置,同时考虑到了设计和实用。
取消了不少物理按键,视觉上彰显得更加简约。
当然,主要用的那些必要的实体按键,依然是有保留的。
“许总,咱们四个座椅全部都是napa真皮,有些车企只在坐垫或者背垫上采用了napa真皮,就对外宣称是全车napa,我看到时候咱们可以单独大字标注一下。”
负责座椅开发的王军嘿嘿一笑说道。
这次内饰还有一个最大的看点,就是座椅设计。
不光是从头到尾自研,中途许易还挑了不少毛病,放眼望去,前排的四个座椅每一个的右侧面,都带有一排电动控制,分别是前后移动、靠背调节、高低调节、前后腰部支撑!!
这放在当前的造车界绝对骇人听闻。
要知道业界很多二三十万的车,甚至都没给座椅通风选项,电动调节也只有三项。
但在星辰这边。
就跟不要钱似的。
不光有腰部支撑调节,座椅通风、加热、按摩一应俱全。
这种配置,光是让人一眼看上去,就已经莫名爽上了!
“后排的座椅都有腿托设计,还有一键舒躺的功能,呼叫群星语音,就可以打开21寸的后排大电视了,同时咱们的冰箱也采用的压缩机方案,最低可以到零下15度,最高温度50度,制冷和制热的效率极快。
不管是冰镇可乐,还是给孩子热热奶体验都很好。”
座舱上次其实已经看过了。
而这次。
功能显然是全部调校到位了。
没有采用廉价的半导体方案,而是采用的压缩机方案。
要知道半导体冰箱方案成本也就几百块,而常见的车载压缩机冰箱方案,成本则要拉到两千块以上。
不过在压缩机这块,星辰是有积累的。
之前老头乐大卖的时候,本就收购了一条压缩机产线,后续干脆把人家一整个压缩机厂给收购过来了,并搬迁到了厂区附近。
现在采用的是他们自研自产的小型压缩机,经过成本优化,也将这套压缩机方案,成本优化到一千块出头。
带来的好处就是更低的温度和更高的时间效率,能耗效率。
小型压缩机的散热也集成到八通阀回路中,做到整车热管理的高效控制。
“座舱我深度试过了,无论是整体舒适感还是人性化设计,经过多轮打磨都达标了,这方面你们做得很好,零百加速测了吗?”
许易点点头,座舱设计、座椅舒适是他相当看重的点。
这玩意是有技术的。
但不像常规技术,类似于“底盘调校”那种类型,都在经验和细节里。
而关于零百加速。
他上次给出的要求,是在6秒内就可以。
由于采用了前后双电机四驱设计,整车马力已经达到了很力大砖飞的级别。
但这台车的重量毕竟摆在这,还是采用的磷酸铁锂电池,最终他们具体优化到多少秒倒没了解。
“整车标定零百加速,减去起步时间是4.96秒,如果不减去起步时间那就是5.1秒左右。
整车的最高车速是200km\/h,时速达到130km\/h以上的时候,或电量低于20%以后,增程器就会默认开启了,当然也有强制用电的选项给消费者选择。”
孙鹏飞很老实的把起步时间去掉了。
“咱们前电机搭载的是200kw的V6电机,后电机搭载的是240kw的V6S电机,总功率能达到440kw,最大扭矩达到840N·m,最大马力达到590hp。”
星辰L7采用的是前感应异步电机和后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也是目前纯电四驱的成熟方案。
像永磁同步电机在低速时能效更高,感应异步电机则在高速区间效率更优,车辆起步区间,重心后移就会使得后轴的永磁同步电机能够迅速响应并输出强大动力;
在车辆动态行驶中,前轴的异步电机则逐渐发力,与前者形成完美的接力效果。
二者配合才能把能效做到完美。
“底盘调校我们是以舒适为主,毕竟这台车是家庭豪华取向,不过安全性也是有保障的,麋鹿测试最高能达到74.2km\/h。
这台车底盘我们采用了大量铝合金件,说是全铝合金底盘也不为过,而且有动态cdc阻尼调节,加上空气悬挂的支撑,起步基础比上台车强太多了,也多了不少探索的空间。
所以我们一共设置了预设了三个档位的加速,分别是9.9秒、7.8秒、4.9秒,底盘的软硬程度也分了三个档位可以让车主自主调节,整体的风格还是非常舒适协调的,无论在哪个档位,都不会感觉太过推头,或者有刹车点头的感觉。”
他继续说道。
星辰S7的麦弗逊底盘发挥空间不大,但这次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设计,还有cdc可调阻尼加上空悬,整车的可调节上限就拉高太多了!
但这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由程力带的整个底盘团队,前期测试车几万公里的数据,堆进去就跟塞牙缝似的,只搭了一套完整的调节框架而已。
就目前这套硬件来说,调校还没达到上限!
“现在底盘的数据还在不断更新,后期咱们还可以通过OTA来调节,估计还能再上一层楼。
另外我们和智驾部门那边沟通,通过前摄像头来预瞄地面,识别到沟坎时,空气悬挂和阻尼自动调节到合适的软硬参数来应对,能大大减少颠簸,提升舒适感。”
程力挠挠头,说不头疼是不可能的,底盘调校要的数据量和工作不是一般的大,团队扩张了好几次,一直在死磕。
好在这台车可以OTA!
以后的底盘仍有上升空间。
数据积累得越多,他们就越强。
直至把这套硬件完全开发到极致。
许易一愣。
啥玩意?
你们把魔毯悬挂都折腾出来了??
星辰L7的第一批工程样车迎来正式下线!!
并非是之前那种没装配智驾、或是功能不完善、硬件不完善的试制车。
这一批工程样车,可以说和最终的量产车,在硬件、功能、外观上,已经没有任何分别。
之前整车的基础信息已经向工信部申报过了。
不过现在还没到公示期。
而工信部的公示期预计到新车上市的前一个月,同步对外界披露。
——
研发中心的测试场。
一批崭新、高大的工程样车,停在场地中心的位置。
颜色各异的金属漆面,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如同镜面般的光泽,车漆质感在进口喷涂工艺的打磨下,有了细腻的珠光,在不同角度下折射出渐变的高级感。
再配合5030mm的车长、1980mm的车宽,1800mm的车高。
大型SUV的气势扑面而来!!
“许总,这次我们的金属漆面采用的是都是五十万级别BBA的同级涂料,从底漆到清漆,均采用全球顶级供应商的高端产品线。
清漆采用的是德国巴斯夫,也就是业界俗称的顶级鹦鹉漆。
而且是定制款。
平均折射率能达到1.55以上,光线反射更均匀,从车间喷涂处理之后,再经过三次抛光,达到现在‘液态金属’的质感。”
众人围在样车的旁边,眼神中闪烁着热情和光彩。
有人干脆上手去摸了。
硬磕这么久。
虽然不是第一台工程样车下线了,但仍然止不住激动啊!!
王景明则趁机跟许易述说着他们对这台车的“表面功夫。”
俗话说——
看人先看衣,看车先看漆。
这次星辰L7的新车漆面,显然是下了很大的成本和功夫。
一台车除了其本身的尺寸比例之外,最能彰显出豪华感的,就是原车的漆面质感。
一款工艺与审美结合的顶级原厂车漆,能在外观不变的情况下将质感提升20%—30%。
之前他们不光采用的涂料比较差,而且设备精度也不支持做出高级豪华车的漆面来。
现在不同了。
F1二期工厂建成,设备又有了新的升级,精度都是对标国际进口顶级量产车去的。
得益于设备工艺的升级,整个漆面厚度误差极低,就连车门缝隙、引擎盖边缘的漆面完全一致,看不出一丝瑕疵感。
除车漆外,整车依然是家族式的“星环设计”。
前脸1.5米长的贯穿式 LED星环大灯,里面是72颗高亮度、高动态、高频率LED灯珠。
日行灯在点亮时犹如一圈流动的星光。
大灯下方是半封闭式格栅。
因为增程车并不需要那么大的进气散热量,不仔细看甚至会以为是全封闭的款式。
表面用细腻的哑光黑纹理处理,再搭配两侧的导流槽,减少风阻,整体设计既有跨时代新能源车的科技感,也不显得那么攻击张扬。
毕竟这台车还是以“家庭豪华SUV”为卖点。
哪怕堆砌豪华感,也不是那种张扬的,嚣张的类型。
而是整体偏柔和、经过设计的优化,有一种静谧的高级感。
“风阻上我们多砸了点钱,风洞测试总共耗费了一千二百个小时,最终达成整车最优的能耗优化与0.264cd的风阻系数。”他继续笑着说道。
上次许易在发布会吹,说搞了近千个小时的风洞测试,花了近千万,实际上他们星辰S7只花了几百万而已。
现在这次不同了。
星辰L7可是实实在在,真硬磕了一千多万的风洞成本。
光这一项就够让普通二流车企肉疼了。
几乎把外观上能优化的所有细节,都优化到位了。
这玩意也是一次做好,后续所有量产收益。
研发端自然是力求完美。
打开车门,内饰的布局映入所有人眼帘。
传统圆形的方向盘,怀挡的设计。
前排一个超大的AMOLED屏引人瞩目,这块屏是特供高亮度、长寿命款,除了定制周期长,采购费用也相当高。
其他地方依旧延续星辰一贯简约高级的风格,但这次显得更加高级,更加的有设计感。
只要是人手能触摸到的接触面,几乎采用了100%的软包覆设计。
座椅内饰这里,则大面积采用了Nappa真皮与云影真木饰板。
中控台采用T字形布局,留了一个手机放置的方形无线充电位,与两个可伸缩的水杯位,这两个水杯位也自带限位装置,同时考虑到了设计和实用。
取消了不少物理按键,视觉上彰显得更加简约。
当然,主要用的那些必要的实体按键,依然是有保留的。
“许总,咱们四个座椅全部都是napa真皮,有些车企只在坐垫或者背垫上采用了napa真皮,就对外宣称是全车napa,我看到时候咱们可以单独大字标注一下。”
负责座椅开发的王军嘿嘿一笑说道。
这次内饰还有一个最大的看点,就是座椅设计。
不光是从头到尾自研,中途许易还挑了不少毛病,放眼望去,前排的四个座椅每一个的右侧面,都带有一排电动控制,分别是前后移动、靠背调节、高低调节、前后腰部支撑!!
这放在当前的造车界绝对骇人听闻。
要知道业界很多二三十万的车,甚至都没给座椅通风选项,电动调节也只有三项。
但在星辰这边。
就跟不要钱似的。
不光有腰部支撑调节,座椅通风、加热、按摩一应俱全。
这种配置,光是让人一眼看上去,就已经莫名爽上了!
“后排的座椅都有腿托设计,还有一键舒躺的功能,呼叫群星语音,就可以打开21寸的后排大电视了,同时咱们的冰箱也采用的压缩机方案,最低可以到零下15度,最高温度50度,制冷和制热的效率极快。
不管是冰镇可乐,还是给孩子热热奶体验都很好。”
座舱上次其实已经看过了。
而这次。
功能显然是全部调校到位了。
没有采用廉价的半导体方案,而是采用的压缩机方案。
要知道半导体冰箱方案成本也就几百块,而常见的车载压缩机冰箱方案,成本则要拉到两千块以上。
不过在压缩机这块,星辰是有积累的。
之前老头乐大卖的时候,本就收购了一条压缩机产线,后续干脆把人家一整个压缩机厂给收购过来了,并搬迁到了厂区附近。
现在采用的是他们自研自产的小型压缩机,经过成本优化,也将这套压缩机方案,成本优化到一千块出头。
带来的好处就是更低的温度和更高的时间效率,能耗效率。
小型压缩机的散热也集成到八通阀回路中,做到整车热管理的高效控制。
“座舱我深度试过了,无论是整体舒适感还是人性化设计,经过多轮打磨都达标了,这方面你们做得很好,零百加速测了吗?”
许易点点头,座舱设计、座椅舒适是他相当看重的点。
这玩意是有技术的。
但不像常规技术,类似于“底盘调校”那种类型,都在经验和细节里。
而关于零百加速。
他上次给出的要求,是在6秒内就可以。
由于采用了前后双电机四驱设计,整车马力已经达到了很力大砖飞的级别。
但这台车的重量毕竟摆在这,还是采用的磷酸铁锂电池,最终他们具体优化到多少秒倒没了解。
“整车标定零百加速,减去起步时间是4.96秒,如果不减去起步时间那就是5.1秒左右。
整车的最高车速是200km\/h,时速达到130km\/h以上的时候,或电量低于20%以后,增程器就会默认开启了,当然也有强制用电的选项给消费者选择。”
孙鹏飞很老实的把起步时间去掉了。
“咱们前电机搭载的是200kw的V6电机,后电机搭载的是240kw的V6S电机,总功率能达到440kw,最大扭矩达到840N·m,最大马力达到590hp。”
星辰L7采用的是前感应异步电机和后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也是目前纯电四驱的成熟方案。
像永磁同步电机在低速时能效更高,感应异步电机则在高速区间效率更优,车辆起步区间,重心后移就会使得后轴的永磁同步电机能够迅速响应并输出强大动力;
在车辆动态行驶中,前轴的异步电机则逐渐发力,与前者形成完美的接力效果。
二者配合才能把能效做到完美。
“底盘调校我们是以舒适为主,毕竟这台车是家庭豪华取向,不过安全性也是有保障的,麋鹿测试最高能达到74.2km\/h。
这台车底盘我们采用了大量铝合金件,说是全铝合金底盘也不为过,而且有动态cdc阻尼调节,加上空气悬挂的支撑,起步基础比上台车强太多了,也多了不少探索的空间。
所以我们一共设置了预设了三个档位的加速,分别是9.9秒、7.8秒、4.9秒,底盘的软硬程度也分了三个档位可以让车主自主调节,整体的风格还是非常舒适协调的,无论在哪个档位,都不会感觉太过推头,或者有刹车点头的感觉。”
他继续说道。
星辰S7的麦弗逊底盘发挥空间不大,但这次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设计,还有cdc可调阻尼加上空悬,整车的可调节上限就拉高太多了!
但这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由程力带的整个底盘团队,前期测试车几万公里的数据,堆进去就跟塞牙缝似的,只搭了一套完整的调节框架而已。
就目前这套硬件来说,调校还没达到上限!
“现在底盘的数据还在不断更新,后期咱们还可以通过OTA来调节,估计还能再上一层楼。
另外我们和智驾部门那边沟通,通过前摄像头来预瞄地面,识别到沟坎时,空气悬挂和阻尼自动调节到合适的软硬参数来应对,能大大减少颠簸,提升舒适感。”
程力挠挠头,说不头疼是不可能的,底盘调校要的数据量和工作不是一般的大,团队扩张了好几次,一直在死磕。
好在这台车可以OTA!
以后的底盘仍有上升空间。
数据积累得越多,他们就越强。
直至把这套硬件完全开发到极致。
许易一愣。
啥玩意?
你们把魔毯悬挂都折腾出来了??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congshanzhailaotoule0daogongyebazhu/read/97/226.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