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谈判开始


小说:哈哈哈,大周  作者:没心态的大山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哈哈哈,大周 http://www.64sw.com/xiaoshuo/hahaha0dazhou/read/97/199.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二二 ↓
        十日后的清晨,秦淮河畔被一场浓得化不开的白雾骤然吞噬。

    湿冷的雾气裹着寒意,漫过田垄,缠上官道,将天地间的一切都揉成模糊的白影。

    而此时,就在江南国京西官道上,一条黑龙正缓缓挪动。

    沉闷的脚步声踏碎晨雾,甲叶摩擦的脆响、武器碰撞的铿锵声交织在一起,在雾中撞出冷硬的回音。

    偌大的“周”字战旗被浓雾浸透,沉甸甸地垂在旗杆上,猩红的字迹在白茫中若隐若现,透着刺骨的肃杀。

    “止步!”

    一道低沉的命令穿透雾霭,黑龙骤然停驻。

    甲叶碰撞的余音渐渐消散,世界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宁静。

    唯有雾汽结成的水滴从旗角、盔檐滴落,“嗒”、“嗒”的轻响,在死寂中格外清晰……

    曹彬催马疾行,马蹄踏破雾霭,溅起细碎的泥点。

    他勒停在队伍中央的马车旁,恭敬行礼。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难掩的凝重:“殿下,前方十里,便是京西道粮仓——此次谈判之地!”

    片刻沉默,马车帘幕被猛地掀开。

    郭宗训利落从马车上下来,抬手拂去肩头凝结的雾珠,眼底没有半分倦怠,反倒燃着一簇沉凝的光。

    他深吸一口冰凉的雾气,轻叹道:“这一刻,终究是到了……”

    曹彬眉头拧成死结,焦灼之色爬满脸庞,声音压得更低:“殿下,今日雾浓得邪门,三尺之外难辨人影,恐有变故!”

    “要不暂缓片刻,等雾散再……”

    “不入虎山,焉得虎子?”

    郭宗训突然朗声打断道,语气里没有半分犹豫,反倒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他转头看向曹彬,目光锐利如刃,“只要能让李煜束手归降,今日纵使是刀山火海、龙潭虎穴,本宫也必须闯这一遭!”

    见曹彬还要再劝,郭宗训眼神骤然一凝,收敛了所有笑意,沉声道:“放心!”

    “按既定部署行事,万无一失……”

    话音未落,他已抬手示意牵马。

    缰绳入手微凉,郭宗训翻身上马,与曹彬并肩而立。

    一百名精锐亲卫紧随其后,每张脸上都写满了坚毅与决绝!

    “出发!”

    随着郭宗训下令,一行人当即朝着雾霭最浓的方向疾驰而去……

    江南国京西道粮仓仓署内。

    李煜正忐忑地踱步,目光频频扫向窗外浓得化不开的白雾,转头看向身侧的赵匡义:“赵学士,你确定都安排好了?”

    “今日雾大,朕总觉得心神不宁……”

    赵匡义微微一笑,躬身行礼,语气笃定:“成败就在此一举,还请陛下放心,臣已然做好万全准备……”

    李煜却仍不放心,追问道:“周围确定没有周军的埋伏?”

    赵匡义微微皱眉,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鄙夷,语气却依旧恭敬到了极点:

    “臣以项上人头保证,绝无埋伏!”

    “而且我们的伏兵早已藏妥,周军绝无可能提前发觉……”

    见李煜还要开口,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蛊惑,“陛下,此次您以身为饵,若能活捉郭宗训,对江南国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功绩!”

    “您的壮举也必将载入史书,为后世千古赞扬。”

    闻言,李煜挑了挑眉,眼底竟突然闪过一丝热切的期待。

    他很清楚,自登上皇位以来,在许多文臣武将心中,他并非合格的君主。

    现在,甚至连他最爱的皇后看向他时,眼底也渐渐多了几分失望。

    以前他不在乎,可如今,他迫切想要证明自己,证明他有能力守护江南国,有资格做这天下之主!

    而今日的目标,便是活捉那个传闻中的大周太子郭宗训!

    没错!

    那郭宗训不过是个十岁的稚子罢了,再神乎其神,又能如何?

    对付一个孩童,还能有难度?

    更何况有赵学士的周密部署,定然万无一失……

    李煜这般想着,心头的忐忑渐渐被自负取代,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

    不久后,郭宗训的队伍抵达粮仓仓署附近。

    江南国的使者早已在此恭候,神色恭敬却难掩戒备,郭宗训并未急于入内,令曹彬派人彻查官署内外,连粮仓的每一处仓廪、角落都未曾放过。

    临近中午,雾气稍稍散去些许,曹彬派人反复确认四周无虞,又亲自部署好人手,层层布防,这才请郭宗训移步。

    在江南国代表的恭迎下,郭宗训带着亲卫,缓步踏入粮仓仓署。

    这粮仓官署并不大,平日里官吏寥寥,此刻却里三层外三层!

    按照约定,江南国李煜与大周太子郭宗训都只能带一百人进入仓署。

    虽然何谈,但毕竟双方还在打仗,自然有股子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

    主厅内,李煜早已端坐于上首,故作镇定地品着茶:

    他要保持君主的姿态,绝不能主动起身迎接一个十岁的稚子,这关乎他的颜面,更关乎江南国的体面!

    可他的目光,却不受控制地紧紧锁在大厅入口处,心底带着几分好奇与轻视。

    六岁随父北伐,十岁领兵南征?

    不过是世人夸大其词罢了!

    他六岁时虽还在庭院中追蝶,但十岁时却已然能醉心于笔墨丹青,虽然擅长的方面不同,但谁还没有个天才的称号了?

    这郭宗训,顶多是被大周捧出来的“神童”,真要论起心智谋略,怎比得上他这个执掌一国的君主……

    正胡思乱想着,厅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莫名的威压,盖过了厅内隐约的兵戈响动。

    有官员匆匆来报:“陛下,大周太子到了……”

    李煜身子一僵,下意识便要起身,屁股刚离座椅,又猛地坐了回去,耳根微微发热。

    该死,差点乱了分寸!

    他深吸一口气,挺直脊背,抬眼望向入口,准备用最威严的姿态,迎击那个“稚子”!

    可当那人踏入大厅的刹那,李煜手中的茶杯猛地一晃,滚烫的茶水溅在手背上,他却浑然不觉,瞳孔骤然收缩,脸上的镇定瞬间崩塌,只剩下全然的震惊与难以置信:

    来人一身玄色锦袍,外罩银鳞软甲,甲片上还沾着未干的雾珠,在厅内烛火下泛着冷冽的光。

    身形尚显单薄,面容也带着少年人的青涩,眉眼清秀,唇线却紧抿着,透着与年龄不符的冷峻。

    最惊人的是他的眼神:

    那绝非一个十岁孩童该有的目光,深邃如寒潭,沉静似古岳,扫过厅内时,锐利得仿佛能穿透人心,带着久经沙场的杀伐之气与运筹帷幄的从容,竟让满厅的江南国士兵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他便是那神童太子郭宗训?

    李煜心头巨震,几乎要怀疑自己看错了。

    这哪里是什么稚子?

    分明是一位久经朝堂、身经百战的君主!

    那步伐沉稳,每一步都踏在人心弦上,没有半分少年人的跳脱;那神态平静,面对满厅的敌意,竟无一丝一毫的慌乱,仿佛置身的不是龙潭虎穴,而是自家的东宫大殿。

    郭宗训并未看他,目光淡淡扫过厅内的布置,掠过那些暗藏杀机的侍卫,最后落在上首的李煜身上。

    他停下脚步,微微颔首,动作从容不迫,礼仪周全却不失威严,声音清朗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绝非孩童的稚嫩:“江南国主李煜,久仰久仰……”

    这一声问候,不卑不亢,既带着太子的身份,又不失对等的尊重。

    但郭宗训那双一直盯着他的炯炯有神的目光吗,却让李煜瞬间慌了神。

    他原本准备好的威严说辞、轻视的目光,在这一刻竟全然用不上。

    他下意识地再次起身,手指紧紧攥着衣袖,连声音都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大、大周太子……”

    “远道而来,辛苦了……”

    说完,李煜才猛然惊觉自己失了态。

    他是君主,郭宗训只是太子,而且还是个十岁的孩子,他怎能如此慌乱?

    可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心神——眼前的郭宗训,那眼神中的沉静与锐利,那周身散发出的气场,竟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迫感,仿佛面对的就是那强大的大周帝王!

    他突然想起赵匡义的保证,想起自己的雄心壮志,想起要活捉郭宗训的念头。

    可此刻,看着眼前这个“稚子”,他心底竟生出一丝荒谬与不安。

    这样的人,真的能被轻易活捉吗?

    赵匡义的部署,真的万无一失吗……

    然而!

    他却并不知道,郭宗训之所以一直盯着他看,实在是因为中学课本上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和《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这两首词!

    嗯,原来传说中的词帝就长这样啊……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哈哈哈,大周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hahaha0dazhou/read/97/199.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