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流星逝夜,无声告别


小说: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  作者:老刑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 http://www.64sw.com/xiaoshuo/jiafuhangaozu0wunaibaijiazi/read/97/885.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二二 ↓
        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刘盈这超越时代的宏大构想所震撼。

    这已非简单的权力交接,而是在布局一个跨越数百甚至上千年的守护体系。

    老臣们眼中燃起了新的光芒,六国贵族们似乎也看到了一条不同于武装复辟,却能真正光耀门楣、甚至影响历史的新道路。

    尽管前途未卜,但皇帝给出的这条出路,无疑比单纯的软禁或杀戮,更具吸引力,也更能凝聚人心。

    刘盈看着下方神色各异的众人,知道这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棋,已然落下。

    他将带着这些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一同隐退,为刘恒留下一个相对“干净”的朝堂,同时也为这个民族的未来,埋下了一颗充满变数却又饱含希望的种子。

    未央宫的这次特殊朝会,注定将成为一个时代悄然转折的隐秘注脚。

    ——

    一切安排妥当后,刘盈并未举行任何盛大的仪式,也没有惊动太多人。

    在一个看似寻常的夜晚,他与选择跟随他的核心班底——包括母亲吕雉、皇后萧潇、贵妃墨鸢、墨狐,以及韩信、周勃、陈平、樊哙等老臣,还有那些被“请”来的六国贵族代表,连同部分精选的绣衣使者和桃源骨干,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长安,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直奔武陵深山那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留给世间的,是一个精心编织的“结局”。

    数日后,未央宫传出惊天噩耗——皇帝刘盈因突发恶疾,药石罔效,骤然驾崩!

    举国震惊,朝野悲恸。

    这位如流星般璀璨,在短时间内开创了无数功业,将大汉推向一个前所未有高度的年轻帝王,竟如此突然地陨落了。

    根据皇帝“遗诏”,帝位由代王刘恒继承。

    齐王刘肥与赵王刘如意作为宗室至亲,出面证实了遗诏的真实性,稳定了局面。

    刘恒在一种沉痛而复杂的氛围中,登基为帝,是为汉文帝。

    更令人唏嘘的是,在刘盈“驾崩”后不久,太后吕雉、皇后萧潇、以及两位贵妃墨鸢、墨狐,也相继因“哀伤过度”或“感染时疫”而“离世”。

    曾经权倾一时的吕氏外戚核心,以及皇帝最亲近的后宫眷属,仿佛伴随着刘盈的离去而一同消散。

    这在世人看来,虽觉巧合得有些诡异,但在皇权更迭的阴影下,也无人敢深究。

    ——

    刘恒即位后,面临的第一个巨大挑战,并非外敌或内乱,而是来自兄长刘盈那沉甸甸的托付——修正历史。

    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了一项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工程——大规模、系统性篡改史书,尤其是关于先帝刘盈的记载。

    在刘恒的授意和亲自干预下,史官们被迫拿起那支沉重的笔,将刘盈那辉煌夺目、开疆拓土的功绩,一点点抹去、扭曲、淡化。

    那位以雷霆手段扫平诸吕、稳定朝局的皇帝,在史书上变成了依靠母亲吕后和朝中老臣才勉强维持局面的懦弱之主。

    那位革新制度、推行科举、重视农桑的明君,变成了一个多愁善感、优柔寡断、只会空谈仁义的平庸之君。

    那位降服朝鲜、经略倭国、平定西域凉州、甚至一度让匈奴远遁的雄主,其赫赫武功被刻意隐去,或者被轻描淡写地归功于“高皇帝余威”或“将士用命”。

    甚至连平定陈豨、英布等影响巨大的叛乱之功,也被刘恒强行按在了其父刘邦的头上。

    至于与匈奴的战争,更是被简化成一笔带过的边境摩擦,阿提拉之乱这等惊心动魄的阴谋,更是被彻底从官方记录中删除。

    刘盈的形象,从一个光芒万丈、近乎传奇的帝王,被硬生生扭曲成了一个生活在父母阴影下、性格仁弱、在位期间乏善可陈的过渡性人物。

    这一举动,在朝堂内外引发了轩然大波。知晓内情的史官愤懑不已,以头抢地,痛心疾首地质问新君:“陛下!先帝功盖寰宇,威加海内,岂可如此污蔑?此等行径,与桀纣何异?后世将如何评说陛下?”

    许多受过刘盈恩惠、或真心敬仰其功绩的臣子也纷纷上书,言辞激烈之程度,指责刘恒忘恩负义,为了抬高自己而刻意贬低兄长,是赤裸裸的背叛!

    面对如潮的反对和不解,刘恒心中有苦难言。

    他何尝不知兄长是何等的雄才大略?他何尝愿意亲手将兄长的丰碑推倒,并泼上污水?

    每一次在修正史书的诏令上盖章,他都感到心如刀割。

    但他记得兄长的嘱托——为了减少时空扰动,修补虫洞,必须尽可能让历史回归“原貌”。

    兄长的辉煌,本身就是最大的“异常”。

    这个恶名,他必须背负。

    “朕意已决!凡有再敢非议史笔者,以诽谤先帝、惑乱朝纲论处!”

    刘恒只能强忍委屈,以帝王的威严强行压下所有反对声音,将修史工程强硬地推行下去。

    他成为了史官和部分朝臣眼中,一个刻薄寡恩、篡改历史的“昏君”。

    朝堂之上的风波,刘肥、刘如意自然知晓。

    他们理解刘恒的苦衷,却也难抑对兄长刘盈的思念。

    一次,三兄弟私下饮酒,刘肥已是微醺,拉着刘恒和刘如意的手,眼眶泛红:“四弟,如意……你说,盈弟他现在……在哪儿呢?过得好不好?那桃花源……真的就那么难找吗?咱们……咱们可是他的亲兄弟啊!”

    刘如意也神色黯然,他这条命,乃至他们母子的平安,都是皇兄所赐。

    如今皇兄悄然离去,连个当面道谢的机会都没有。

    刘恒叹了口气:“大哥,三哥,朕……我也派人多方寻访过武陵之地,甚至亲自去过皇兄曾经暗示过的几个方位。但……杳无踪迹。那桃花源,仿佛根本不存在于这世间。皇兄他……或许是真的不愿我们再打扰他了。”

    一种巨大的失落感笼罩着三人。刘盈的离开,不仅带走了一个强大的依靠,更带走了一份深厚的兄弟情谊。

    他就像一颗划破夜空的流星,燃烧时璀璨夺目,消失后却只留下无尽的黑暗与怀念。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jiafuhangaozu0wunaibaijiazi/read/97/885.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