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暗室博弈


小说:荆州,荆州!  作者:巷野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荆州,荆州! http://www.64sw.com/xiaoshuo/jingzhou0jingzhou0/read/97/61.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二二 ↓
        民国二十九年(1940)六月的宜昌,在连绵的阴雨中显得格外压抑。翌日清晨,谢文渊换上整洁的将官服,对着镜子仔细整理仪容。镜中的男人面容清癯,眼角已爬上细密的皱纹,唯有那双眼睛依然锐利如鹰。

    “旅座,车备好了。“程启明在门外低声道,“王参谋特意交代,今天的会议...各方人物都会到场。“

    谢文渊最后正了正军帽:“知道了。“

    军事会议设在原宜昌府衙的议事厅。当谢文渊步入会场时,立即感受到数道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长条会议桌旁已经坐满了人,从将星闪耀的高级将领到文职官员,泾渭分明地分坐两侧。

    “谢旅长,这边请。“王振邦指引他在靠后的位置坐下。

    会议开始前最后进来的是一位佩戴上将军衔的老者,会场顿时安静下来。谢文渊认出这是军政部次长刘斐,没想到连这样的人物都亲自到场。

    “诸位,“刘斐的声音洪亮,目光缓缓扫过全场,“今日之会,既为总结宣昌战事,也为研讨后续防务...“

    他的开场白尚未结束,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徐远帆带着两名助手径直走进,向刘斐敬礼后,在预留的位置坐下。这个小小的插曲,让会场的气氛更加微妙。

    会议进行到一半时,话题果然转向了游击第五旅的战绩。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文职官员站起身,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根据多方核查,游击第五旅上报的战果存在诸多疑点。“他推了推眼镜,“比如五月十七日的战斗,贵部声称击毙日军四百余人,但根据日方资料,该日他们仅阵亡八十余人...“

    谢文渊平静地回应:“日军向来隐瞒伤亡数字,这不足为奇。“

    “那这个呢?“徐远帆突然开口,取出一张照片推到桌上。照片上是一本破损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背景明显是游击第五旅的驻地。

    会场一片哗然。

    “这是在贵部驻地发现的,“徐远帆冷冷道,“谢旅长作何解释?“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谢文渊身上。他缓缓站起身,拿起照片仔细端详,忽然笑了:“徐站长,这本书是在哪个具体位置发现的?“

    “就在你们政治部的文件堆里。“

    “那就奇怪了。“谢文渊转向会场众人,“这本书是我部在宣昌战役中缴获的日军物资之一,原本是要上缴战区司令部的。诸位若是不信,可以查看缴获物资清单,编号为XC-0731。“

    他从容地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这是当时的缴获清单副本,请过目。“

    清单在众人手中传阅,果然找到了对应的编号。会场的紧张气氛稍有缓和。

    “即便如此,“那个文职官员不甘心地追问,“为何不及时上缴?“

    “战事紧急,一时疏忽。“谢文渊坦然道,“若是因此获罪,谢某甘愿受罚。“

    刘斐适时打断:“此事容后再议。现在继续讨论防务问题。“

    会议在诡异的气氛中继续进行。轮到谢文渊汇报时,他走上讲台,展开自己带来的地图。

    “宣昌之战的经过,诸位已经知晓。在此,我想特别说明的是...“他的教鞭在地图上移动,“日军的战术正在发生变化。“

    他详细分析了日军在炮火协同、登陆作战等方面的新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专业而深入的见解,让在场不少将领频频点头。

    “因此,“他最后总结,“单纯依靠阵地防御已不足够,必须建立更加灵活的防御体系。“

    汇报结束后,刘斐率先鼓掌:“谢旅长的分析很有见地。“他转向众人,“这样的实战经验,正是我们最需要的。“

    便在这时,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一个传令兵匆匆走进,在刘斐耳边低语了几句。刘斐的脸色微变,随即宣布:“临时接到通知,委座要亲自听取宣昌战事的汇报。“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徐远帆的脸色尤其难看,他显然没有料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

    散会后,谢文渊被单独留下。在刘斐的办公室里,这位上将一改会场的严肃,亲自给他倒了杯茶。

    “文渊啊,“刘斐叹了口气,“今天的局面,你也看到了。“

    “卑职明白。“

    “你不明白。“刘斐摇头,“有人想要借题发挥,目标不止是你。好在陈长官力保,委座也亲自过问...“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雨幕:“你去准备一下吧,下午随我去见委座。“

    谢文渊心中震动,面上依然平静:“是。“

    走出府衙时,雨已经小了很多。王振邦等在门口,低声道:“谢旅长,有人想见您。“

    他们穿过几条小巷,来到一处僻静的茶馆。在二楼的雅间里,谢文渊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赵启明。

    “谢旅长,别来无恙。“赵启明起身相迎,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

    “赵旅长这是?“

    “明人不说暗话。“赵启明示意他坐下,“今早的会议,徐远帆吃了瘪,不会善罢甘休。“

    谢文渊不动声色:“赵旅长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赵启明压低声音,“只是想提醒谢旅长,有些人,你动不得。“

    “谢某一介武夫,不懂这些。“

    赵启明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张照片推过来。照片上是一个穿着学生装的少女,正在武汉大学的校门前微笑。

    “令媛在武大就读吧?真是才貌双全。“

    谢文渊的眼神骤然变冷:“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赵启明收起照片,“只是提醒谢旅长,在这乱世之中,家人的安全最重要。“

    看着赵启明离去的背影,谢文渊握紧了拳头。这时,茶馆老板走进来收拾茶具,在经过他身边时,悄无声息地塞过一张纸条。

    纸条上只有四个字:“人在重庆。“

    谢文渊将纸条攥在手心,心中已然明了。原来女儿已经被转移到了相对安全的后方,这一定是老周他们的安排。

    下午见到蒋介石时,谢文渊已经调整好心态。在简短的汇报中,他重点强调了前线将士的英勇,对自己的功劳则轻描淡写。

    “听说,有人对你的战绩有所怀疑?“蒋介石突然问道。

    “回委座,战场上的事,虚虚实实,重要的是我们守住了阵地。“

    蒋介石沉默片刻,忽然转换话题:“你是黄埔三期?“

    “是。“

    “好,好。“蒋介石点点头,“党国就需要你这样的干部。“

    接见结束后,刘斐亲自送他出来:“文渊,委座很欣赏你。不过...“他欲言又止,“有些事,适可而止。“

    回到驻地时已是黄昏。程启明焦急地等在那里:“旅座,下午军统的人又来过了,这次带走了两个士兵。“

    “知道了。“谢文渊脱下军装外套,“通知周主任,战地剧团暂时停止活动。另外,让郑国栋来见我。“

    是夜,谢文渊独自在办公室里对着地图出神。窗外的雨声渐渐密集,敲打着这个不眠之夜。他知道,今天的会议只是一个开始,在这座看似平静的后方城市里,暗流才刚刚开始涌动。

    便在这时,他注意到地图上有一个不起眼的标记——那是老周曾经提到过的一个联络点。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念头,也许,是时候主动出击了。

    他取出一张信纸,开始写信。信是写给重庆的一位老同学,现在在军政部任职。在信中,他委婉地提到了部队在休整期间遇到的“困扰“,以及对这些“困扰“可能影响部队战斗力的担忧。

    这封信,将是他投石问路的第一步。

    写完信,他走到窗前。雨夜的宜昌笼罩在迷蒙的雾气中,远方的长江在夜色中静静流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许比真正的战场更加凶险。

    但他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荆州,荆州!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jingzhou0jingzhou0/read/97/61.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