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血色寒冬


小说:荆州,荆州!  作者:巷野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荆州,荆州! http://www.64sw.com/xiaoshuo/jingzhou0jingzhou0/read/97/88.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二二 ↓
        民国三十一年(1942)腊月的太行山,北风卷着雪粒,抽打着光秃秃的山脊。谢文渊站在新构筑的观察哨里,望着山下日军新修的公路。这条公路像一条毒蛇,蜿蜒穿过太行山的腹地,将根据地分割成两半。

    “科长,查清楚了。“赵铁柱踩着积雪走来,胡茬上结满了冰霜,“鬼子在公路上每隔五里就设一个哨卡,还配了装甲车巡逻。“

    谢文渊放下望远镜,眉宇间锁着深深的忧虑。日军的“囚笼政策“正在收紧,根据地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回到指挥所,一股寒意扑面而来。所谓的指挥所,不过是一孔稍微宽敞些的窑洞,里面连个火盆都没有。几个干部围在地图前,脸色都和外面的天气一样阴沉。

    “粮食只够吃七天了。“后勤长老王的声音带着绝望,“群众也断粮了,昨天后沟村饿死了三个人。“

    窑洞里一片死寂。谢文渊的目光扫过每个人冻得发紫的脸,最后落在角落里那袋所剩无几的黑豆上。

    “把我们的粮食分一半给群众。“

    “科长!“众人惊呼。

    “执行命令。“谢文渊语气坚决,“八路军不能看着老百姓饿死。“

    这时,通讯员送来总部急电。电文很简短:日军调集重兵,准备实施“铁滚扫荡“,要求各部做好应对准备。

    “铁滚扫荡...“老周倒吸一口凉气,“这是要把我们碾成粉末啊!“

    谢文渊盯着地图,脑海中快速盘算。日军的意图很明显:用绝对优势兵力,像滚铁桶一样层层推进,直到把根据地彻底碾碎。

    “不能硬拼。“他最终开口,“化整为零,跳出去打。“

    “往哪跳?“有人问,“四面都是鬼子。“

    “就跳进鬼子肚子里。“谢文渊的手指重重按在地图上,“他们不是修了公路吗?我们就沿着公路打游击。“

    这个大胆的计划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在敌人重兵把守的交通线上打游击,这简直是送死。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谢文渊解释道,“鬼子绝对想不到我们敢在他们的动脉上动刀。“

    计划很快制定。利剑分队将分成十几个小组,沿公路开展破袭战。主力部队和群众则向深山转移。

    分别前,谢文渊把赵铁柱叫到一边:“铁柱,给你个特殊任务。“

    “科长你说。“

    “带上几个人,去找粮食。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定要搞到粮食。“

    赵铁柱重重地点了点头。

    当夜,利剑分队开始行动。谢文渊亲自带领一个小组,目标是日军的一个重要物资中转站。

    中转站设在公路旁的一个山谷里,守备森严。通过望远镜,谢文渊看见站内堆满了物资,还有几辆坦克正在检修。

    “硬冲不行。“他观察着地形,“得想别的办法。“

    机会在凌晨出现。一队运输车驶入中转站,车上装的是燃油。趁着守卫检查车辆的间隙,谢文渊带人悄无声息地潜入。

    他们像影子一样在营房间移动,专找重要目标下手。谢文渊亲自在油罐车上安装了定时炸弹。

    “撤!“完成任务后,他立即下令。

    就在他们即将撤出中转站时,警报响了!

    “八嘎!什么人?“日军哨兵发现了他们。

    激烈的枪声顿时响彻山谷。谢文渊且战且退,子弹在耳边呼啸。

    最危险的时候,他们被逼到一个仓库前。身后是追兵,前面是死路。

    “进仓库!“谢文渊果断下令。

    仓库里堆满了粮食和弹药。队员们迅速占据有利位置,与日军展开对峙。

    “科长,弹药不多了。“一个队员报告。

    谢文渊看了看所剩无几的子弹,又望了望仓库里的物资,突然有了主意。

    “把这些粮食都撒出去!“

    队员们虽然不解,但还是执行命令。很快,仓库门前撒满了大米和白面。

    追来的日军看见满地的粮食,顿时乱了阵脚。有些士兵忍不住蹲下身往口袋里装,军官的呵斥声、士兵的争抢声乱成一团。

    趁此机会,谢文渊带人从仓库后窗撤离。

    他们刚跑出不远,身后就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定时炸弹起爆了!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日军的物资中转站化作一片火海。

    “干得漂亮!“队员们兴奋地击掌。

    但谢文渊脸上却没有喜色。通过望远镜,他看见大批日军正在向这里集结。

    “立即转移!“

    他们在山林中快速穿梭,身后的枪声越来越近。雪越下越大,很快就掩盖了他们的足迹。

    在一个山坳里,他们与赵铁柱小组会合。让谢文渊惊喜的是,赵铁柱真的搞到了粮食——十几袋小米,还有半扇猪肉。

    “从哪弄的?“谢文渊问。

    赵铁柱咧嘴一笑:“端了伪军的一个给养站。“

    带着缴获的粮食,他们赶往预定的集合点。但到达时,看到的却是一片惨状——集合点遭到日军袭击,留守的群众和伤员死伤惨重。

    “畜生!“一个队员看着满地尸体,咬牙切齿。

    谢文渊默默蹲下身,为一个死不瞑目的老大娘合上眼睛。她的怀里,还紧紧抱着一个冻僵的婴儿。

    “科长!这里有活口!“

    在一个岩缝里,他们找到了奄奄一息的通讯员小刘。他的双腿被炸断,全靠积雪止住了血。

    “鬼...鬼子往二道沟去了...“小刘断断续续地说,“群众...都在那里...“

    谢文渊心中一凛。二道沟是群众的主要隐蔽点,如果被日军发现...

    “立即增援二道沟!“

    他们冒着大雪急行军。山路被积雪覆盖,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有几次,谢文渊差点滑下悬崖,全靠队员及时拉住。

    黄昏时分,他们终于赶到二道沟。远远就听见枪声和哭喊声。

    通过望远镜,谢文渊看见令人发指的一幕:日军正在屠杀群众!手无寸铁的百姓被驱赶到一起,用机枪扫射。

    “畜生!“赵铁柱眼睛都红了。

    “冷静!“谢文渊按住他,“硬冲是送死。“

    他仔细观察着日军的部署。带队的是个日军大佐,正在指挥士兵焚烧尸体。

    “擒贼先擒王。“谢文渊取下步枪,“铁柱,带你的人从左侧迂回。其他人随我从正面吸引火力。“

    战斗瞬间爆发。谢文渊一枪就击毙了日军大佐,日军顿时陷入混乱。趁此机会,赵铁柱带人从侧翼杀出,救出了部分群众。

    但日军很快组织起反击。在坦克的掩护下,他们发起了疯狂反扑。

    “带群众先走!“谢文渊下令,“我断后!“

    “科长!“

    “执行命令!“

    谢文渊带着五名队员,依托岩石和树木顽强阻击。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刺刀折了就用手榴弹。

    最危险的时候,三个日军同时扑向谢文渊。他一个翻滚躲过刺刀,反手用枪托砸碎了一个日军的头颅。第二个日军被他踢中要害,惨叫着倒地。第三个日军举枪欲射,被一名队员扑倒,两人扭打在一起。

    “小心!“那名队员突然大喊。

    谢文渊回头,看见一辆日军坦克正缓缓驶来,炮口对准了他们。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意想不到的援军出现了!老周带着游击队及时赶到,用集束手榴弹炸毁了坦克履带。

    “老周!你们怎么来了?“

    “听说二道沟出事,我们就赶来了。“老周抹了把脸上的血污,“群众都转移了,咱们也撤吧!“

    在游击队的掩护下,他们顺利脱险。但五名断后的队员,只有两人活着回来。

    回到临时营地,谢文渊立即清点人数。利剑分队损失了近三分之一,群众也伤亡惨重。

    “科长,统计出来了。“赵铁柱声音低沉,“我们牺牲了二十一个同志,群众...死了三百多人。“

    每个数字都像一把刀,扎在谢文渊心上。他想起那些牺牲的队员,想起那个冻僵的婴儿,想起死不瞑目的老大娘...

    “这个仇,一定要报!“

    当夜,谢文渊独自登上山顶。寒风如刀,却不及他心中的痛。望着脚下白雪覆盖的太行山,他仿佛听见了无数冤魂的哭泣。

    “文渊。“老周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这不是你的错。“

    “如果我计划再周密些,如果他们转移再快些...“

    “没有如果。“老周打断他,“战争就是这样残酷。我们要做的,是让牺牲变得有价值。“

    第二天,谢文渊收到总部命令:配合主力部队,对日军实施反扫荡。

    这一次,他制定了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直捣日军指挥部。

    “鬼子指挥部设在县城,守备森严。“老周提醒道。

    “再严也要打。“谢文渊眼中闪着复仇的火焰,“要用鬼子的血,祭奠死难的同胞。“

    行动在除夕之夜展开。当家家户户本该团圆守岁时,利剑分队踏上了征途。

    县城城墙高大,守备森严。但谢文渊早就通过内线摸清了情况:每晚子时,日军都会换岗,有五分钟的空隙。

    他们趁着这五分钟,用抓钩攀上城墙,悄无声息地解决了哨兵。

    指挥部设在原来的县衙内。谢文渊带人直扑主建筑,赵铁柱则带人去炸军火库。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但就在他们即将得手时,警报突然响了!

    “中计了!“谢文渊心中一沉。

    大批日军从暗处涌出,将他们团团围住。为首的特高课课长吉田得意洋洋:

    “谢文渊,我等你多时了!“

    原来,内线早已暴露,这是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放下武器,“吉田冷笑道,“否则,你的那些老乡...“

    他挥了挥手,日军押上来几十个群众,都是在扫荡中俘虏的。

    “畜生!“队员们怒不可遏。

    谢文渊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注意到,吉田站的位置正好在军火库方向。

    “铁柱,“他低声对身边的赵铁柱说,“等我信号,引爆军火库。“

    “可是...“

    “执行命令!“

    谢文渊突然举枪,但不是对着吉田,而是对着天空!

    “打!“

    枪声就是信号。赵铁柱毫不犹豫地拉响了****。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军火库化作一片火海。巨大的冲击波将吉田和周围的日军掀翻在地。

    “撤!“谢文渊趁机救出群众,带队突围。

    激烈的战斗在县城中展开。利剑队员们个个如猛虎下山,与日军展开巷战。群众也拿起一切可以当武器的东西,加入了战斗。

    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城门。为了掩护群众撤离,谢文渊带人死守城门,与日军血战。

    子弹打光了用刺刀,刺刀折了用石头,石头没了用牙齿...当主力部队及时赶到时,城门已经堆满了尸体。

    “文渊!“老周带着援兵杀到,“你们坚持住!“

    在内外夹击下,日军很快溃败。谢文渊带着剩余的队员,护送群众安全撤离。

    这一仗,利剑分队几乎打光了,但挽救了数百群众,还端掉了日军指挥部。

    回到根据地时,天已经亮了。朝阳升起,照在血迹斑斑的大地上。

    谢文渊站在山顶,望着脚下饱经战火的太行山。虽然寒冬依旧,但他知道,春天终将到来。

    “科长,“赵铁柱拖着受伤的腿走来,“我们赢了。“

    “不,“谢文渊轻声道,“我们只是活下来了。“

    活下来,就有希望。在这血色的寒冬里,希望如同岩石下的野草,顽强地生长着。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荆州,荆州!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jingzhou0jingzhou0/read/97/88.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