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战太原(五)


小说:抗战之血肉熔炉  作者:岭南小后生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抗战之血肉熔炉 http://www.64sw.com/xiaoshuo/kangzhanzhixuerouronglu/read/97/384.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二二 ↓
        东山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数十里,宛如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横亘于太原城东。

    东山主峰罕山海拔近一千五百米,与海拔仅八百余米的太原城区形成了近七百米的巨大落差。

    这可不仅仅只是数字上的差别,更是现实中生与死的距离。

    站在东山之巅,整座太原城便可尽收眼底,城墙轮廓、街巷走向、乃至兵工厂的烟囱都清晰可辨。

    这居高临下之势,使得东山成为决定太原城命运的战略制高点。

    在军事家的眼中,这里标注的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巨大的炮兵观测所和火力输出平台。

    视线所及之处,炮火皆可至。占领东山,就等于将炮口直接抵在了太原城的额头之上。

    也正因如此,日军在过去数年里,依托东山险要地势,构筑了一道堪称坚固的防御体系。其中尤以牛驼寨、草庄头、小窑头、淖马、孟家井五大据点最为关键。这些据点之间也并非是孤立的工事,它们通过坑道相连,形成了火力相援的防御集群。

    这些钢筋混凝土构成的永久性工事巧妙地融入东山之中,交叉火力网覆盖着每一条可能的进攻路线。

    此前,李天翔的第100师在缺乏重炮支援的情况下,虽经苦战拔除了若干外围据点,但却始终未能撼动这五大核心阵地。

    第100师的每一次进攻都在这密集的火网前功亏一篑,惨重的伤亡证明:仅凭步兵冲锋,是绝难攻克这些深藏于山峦之中的堡垒的。

    此前,在第五军指挥部里,郭翼云与张定邦虽已将这些据点列为重炮旅的首要打击目标,计划以两个小时的密集炮火将其“夷为平地”,但这份建立在地图作业和理论计算上的乐观,尚未经过实战的检验。

    东山依然沉默地矗立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仿佛在无声地宣示着它的不可征服。然而,这份沉默,在凌晨三时整,被三颗骤然划破夜空的红色信号弹悍然打破。

    信号弹拖着耀眼的尾焰,升至顶点,将大地短暂地映照在一片不祥的血色之中。下一刻,第五军炮兵阵地上,马三元的怒吼,通过野战电话传遍了每一个炮位。

    “各炮位注意!目标:东山日军核心据点群,坐标已分发,所有单位,预备。”

    刹时间,整个第五军的重炮阵地开始了高效的运转。

    “150毫米榴弹炮群,诸元锁定!”

    “150毫米加农炮群,准备完毕!”

    “105毫米加农炮,装填完成!”

    “75毫米野炮集群,标定完毕!”

    “75毫米山炮集群,待命射击!”

    报告声在夜色中此起彼伏,精壮的炮手们赤裸着上身,肌肉虬结,在各级军官的口令之下,合力摇动着方向机和高低机。

    沉重、狰狞的炮管,在机械齿轮的带动下,带着无与伦比的力量感,缓缓昂起,最终齐刷刷地指向了东方那片黑暗的山峦。

    粗大的炮口在信号弹的余晖下,闪烁着幽冷的死亡之光。

    巨大的炮弹被从弹药箱中取出,在众人的合力下,“哐当”一声推入冰冷的炮膛。随即,炮闩关闭,发出清脆的“咔嚓”声。

    当所有的准备全部完成之后。下一秒,马三元对着话筒,用尽平生力气,发出了石破天惊的怒吼:

    “全集群——开炮!!!”

    “轰!”

    第一声巨响来自一门150毫米加农炮,它率先发出了进攻的序曲。炮口制退器两侧喷涌出的巨大火球和冲击波,瞬间将周围的尘土狠狠掀起。

    紧接着,这声怒吼仿佛点燃了炸药的引信:

    “轰轰轰!”

    “轰轰轰轰!!!”

    整个世界仿佛都在这一刻崩塌了。

    第五军的炮兵阵地之上,上百个炮口同时喷吐出橘红色的火焰,瞬间将方圆数里都照得亮如白昼。

    150毫米重炮的咆哮低沉而威严;105毫米加农炮的轰鸣尖锐而犀利;75毫米山野炮的齐射则如同疾风骤雨……所有这些声音汇聚成一股纯粹、野蛮、毁灭性的音浪,疯狂地撕扯着空气,甚至连大地都在剧烈地颤抖着。

    无数的炮弹,带着撕裂布帛般的凄厉尖啸,汇成一道钢铁洪流,划过墨色的夜空,朝着东山日军的堡垒群呼啸而去。

    下一秒,东山之上,便炸开了无数朵绚烂且充满死亡气息的火焰之花。

    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弹,带着近乎垂直的弹道在命中山体的瞬间,大地为之震颤,爆心处腾起混杂着泥土和碎石的巨型蘑菇云,翻滚着冲上黎明前的夜空。

    火光的核心是刺眼的亮白色,随即又迅速扩张为吞噬一切的橘红色。

    紧随其后的150毫米加农炮炮弹,带着刺耳的尖啸声,直刺日军暴露的火力点和碉堡群。其中一发炮弹不偏不倚,正面命中了小窑头据点边缘的一座半埋式机枪碉堡。

    那由混凝土工事修筑而成的机枪碉堡在接触到这毁灭性的瞬间,就如同被捏碎的鸡蛋壳似的,顶部结构猛地向上隆起、破裂,随后就在内部弹药殉爆的二次冲击下,轰然解体,化为无数激射的碎片,连同里面的日军士兵一起,四散飞溅。

    75毫米炮弹的落点更为密集,爆炸声连绵成一片,几乎听不出间隙。山坡表面的铁丝网、鹿砦被轻易地撕碎、抛飞,暴露在外的观测哨、浅层掩体在接连的爆炸中被不断犁平。

    一团团火光在东山主要阵地上争先恐后地绽放,浓烈的硝烟味即使远在数里之外也能隐约闻到。

    碎石和尘土被持续不断地抛向高空,然后如同黑色的雨点般簌簌落下,覆盖在一切物体之上。

    整座东山仿佛在炮火中痛苦地呻吟、颤抖,先前沉默而威严的山体轮廓,此刻已被翻滚的浓烟和不断闪烁的火光所吞噬、扭曲。

    在这片钢铁与火焰的风暴中,日军经营多年的防御体系,正在经受最为严峻的考验。

    部分暴露在外的、结构相对薄弱的工事,在这般饱和式的炮火打击下,都难逃被彻底摧毁的命运。几乎是肉眼可见的外围的土木火力点已全部消失,只留下焦黑的弹坑。

    这是一场由钢铁和火焰共同构筑而成的盛大典礼,这是第五军强大炮兵力量的极致展现。

    在这一片震耳欲聋的炮声中,宣告着太原之战已然打响。

    然而,在这片毁天灭地的景象之下,在那浓烟与烈火深处,那些深藏于山体之中的混凝土工事,是否真的会如预想般土崩瓦解?

    东山,依然以其燃烧的躯体,沉默地承受着一切。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抗战之血肉熔炉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kangzhanzhixuerouronglu/read/97/384.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