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出兵,入蜀!


小说: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作者:三月流雪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http://www.64sw.com/xiaoshuo/sanguo0chongshenghuangjin0wokaijushaliaoliubei/read/97/596.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二二 ↓
        “回主公。”

    为首的心腹巴拉巴拉......

    刘焉确如张新所料,在听完圣旨上的内容后,直接扣下使团,封锁关隘,防止消息外泄。

    主要道路被封锁,心腹们又是外地人,对蜀中不熟。

    他们费了好大的劲,才从当地山民的口中问出小路,绕了回来。

    “尔等辛苦了。”

    张新倒也不觉意外,挨个拍了拍心腹们的的肩膀。

    “一会下去领赏吧,再好好歇息几日。”

    “多谢主公。”心腹们行礼道。

    过了一会儿,酒肉上来。

    心腹们见到吃食,瞬间扑了上去,狼吞虎咽。

    看来这一路上确实是不好过。

    张新陪他们喝了一点,待酒足饭饱之后,安排人带他们去领赏休息。

    “该开始了!”

    张新走到堂外,看向南方的天空。

    “来人,传徐和、杨凤、王猛、徐晃过来见我!”

    “诺!”

    几名亲卫得令,打马出府。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左右,四人来到。

    “末将拜见明公。”

    “徐和、王猛。”

    张新没有废话,直接开始点名。

    “末将在。”

    二人上前一步。

    “徐和。”

    张新看向徐和,“令你为西路军先锋,领本部兵马由陈仓道入汉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

    徐和眼中有着一丝兴奋。

    张新欲要取蜀之事,早有风声传到他们这些将领的耳中。

    去年勤王的时候,徐和率领的北路军绕了一堆路,结果还没到河东,关中就已经定了。

    事后张新给他麾下赏赐,他觉得十分受之有愧,心里憋了一股劲。

    他就盼着这一天呢!

    此刻张新以他为先锋,他心中可谓是干劲十足。

    “王猛。”

    张新看向王猛,“以你为参军,随徐和出征。”

    徐和的武力值的不算太高,但战术水平还是有的。

    唯一的缺点,就是智谋稍微少了一些。

    把王猛派去辅佐他,既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小舅子,也可以弥补一下徐和的短板。

    这个组合,对付张鲁麾下的臭鱼烂虾,倒也够了。

    “末将领命!”

    王猛亦是一脸兴奋。

    “杨凤。”

    张新开口唤道。

    “末将在!”

    杨凤上前。

    “令你为东路军先锋,领本部兵马由傥骆道入汉中。”

    张新看着他,“一样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

    杨凤强忍心中激动。

    他自投张新以来,寸功未立,反倒是从中平五年开始,就一直在受张新的恩惠。

    如今张新用他为先锋,他自然也想好好表现一下。

    “徐晃。”

    张新看着徐晃笑道:“你随杨凤军出征,辅佐于他。”

    “末将领命。”

    徐晃抱拳应下。

    攻打汉中这两条道基本都是山路。

    张新麾下擅长山地作战的军队,还真就只有徐和的青州兵,以及杨凤的黑山军了。

    黑山军自不必多言。

    青州兵也是沾了泰山的光,稍微有点经验。

    因此张新让徐和去走较为平坦的陈仓道,让杨凤去走稍微险峻一些的傥骆道。

    至于这俩人的短板,有王猛和徐晃在,倒也足够弥补了。

    反正他们都是佯攻部队,只要能把张鲁的主力吸引过来就行。

    胜负,并不在这两路军。

    “记住。”

    张新对四人叮嘱道:“尔等进入栈道之后,需得每隔三十里设一小营,派人看守,以便保障我军粮道通畅。”

    “末将记下了。”

    四人齐齐抱拳行礼。

    “去吧。”

    张新大手一挥,“给你们一日时间整备,后日出兵!”

    “诺!”

    四人轰然应诺,士气高涨的回营去了。

    “来人。”

    张新又叫来一名亲卫,“传公与过来。”

    “诺。”

    少倾,沮授来到。

    “臣拜见明公。”

    “公与。”

    张新直入主题,“我已令徐和、杨凤出兵陈仓道和傥骆道。”

    “此二路军的粮草,就由你来调配,不得有误!”

    明公已经出兵了?

    这么说来......

    沮授先是躬身应诺,随后开口问道:“明公,可是蜀中使者回来了?”

    张新点点头,将事情说了一下。

    “刘焉擅自扣押朝廷使者,图谋不轨之心已现,益州再无和平交接之可能。”

    “既然交兵已经无可避免,我自然要先发制人,以快制胜。”

    取蜀的战术,张新和智囊F4商议了好几个月,早就做出了几套预案。

    此刻行动起来,直接下令即可,根本不需要再开会研究。

    “臣明白了。”

    沮授拱手告退,“臣这就去。”

    张新待沮授走后,提笔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是给刘焉的。

    张新在信中问他:朝廷的使节已经去了四个月了,怎么还没有回来?

    你那边见到朝廷使团没有?

    说话!

    这封信的用意很明显。

    就是拿来糊弄刘焉的。

    使团的规模大,行进速率比较缓慢,因此从长安到绵竹,差不多要走两个月。

    但信使却是可以快马加鞭,一路疾驰的。

    除非张鲁闲着没事,把斥候布置到了长安城外。

    否则等他探明张新出兵的消息,再把消息传回绵竹,张新的信使早就到了。

    也就是说,刘焉在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几乎不可能知道张新出兵的消息。

    刘焉收到这封信后会干什么?

    肯定是甩锅啊!

    他会如何回复,张新用脚指头想都知道。

    无非就是米贼作乱,道路闭塞,使团可能遇害云云......

    在刘焉的视角里,信使去一趟长安把信给张新,张新再回信。

    这一来一回,差不多就是两个月糊弄过去了。

    你张新总不可能因为米贼作乱,就出兵来打我吧?

    关中烂成那样,你还有资本出兵?

    肯定还是要交流的。

    再一来一回,又是两个月,今年就差不多拖过去了......

    这么长的时间,足够他想办法把儿子弄出来了。

    刘焉一定不会想到,张新早就盯上益州了,并为此谋划了四个月!

    如此一来,必无防备。

    张新利用的就是他这份侥幸心理,来打个时间差。

    从汉中到蜀中的道路十分难走,等刘焉收到张新攻打汉中的消息之后,再集结兵马过来支援,到汉中起码要两三个月。

    “就用这两个月的时间,拿下汉中!”

    张新再次仔细的计算了一番,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叫来几名亲卫,让他们快马加鞭,前往绵竹送信。

    接着,张新让典韦备好车驾,出门去了。

    还有一件事情需要解决。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sanguo0chongshenghuangjin0wokaijushaliaoliubei/read/97/596.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