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西边的晚霞 http://www.64sw.com/xiaoshuo/xibiandewanxia/read/86/202.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刚刚吃完了午饭,刘雅琪还在厨房洗碗,柱子打来电话,说英子生病了。
“什么病?”曾卫国问。
“医生也没说。现在在镇医院挂盐水呢。说是发烧好几天了。我也才知道。”
“我马上过来。”曾卫国挂断了电话。
“谁病了?”林筱雨问。
“英子。”
“哪个英子?”
“你还记得不?小时候英子生病了,是你开车去永安镇医院。就是那个……她母亲有点智力障碍……”
“哦,我记得,一个傻了吧唧的乡巴佬。”林筱雨疑惑地问,“她孩子生病为什么老是找你?”
“你知道,山里人,医院也不熟悉。”曾卫国很想解释清楚,“孩子爸是因为我出车祸死的。于情于理我都有义务去看看。”
“你去吧!你去吧!”林筱雨显然不高兴,语调带着讥讽的味道,“你是大善人,我不想做恶人。你去吧。”
走到门口,林筱雨说了一句,“你叫小刘开问界车去吧。”
“好。”
曾卫国和刘雅琪下了楼,还没等车开出车库,林筱雨也跟着下来了。
“我也去。”林筱雨无奈地说,“我一个人在家好无聊。”
“你还是在家休息吧,”曾卫国劝道,“我去看看就回来,晚饭回来吃。你跑来跑去很辛苦的。”
林筱雨犹豫了。
“你好好在床上睡一觉。想吃什么,我买给你。”曾卫国扶着林筱雨的胳膊走到电梯前,“无聊了就看一会电视。”
“好吧。”林筱雨不情愿地说,“带几只卤兔子回来。”
“好。知道了。”
半个钟头后,到了永安镇医院。柱子已经站在医院大门口等着。
在急诊观察室看到了梅子妈抱着英子在挂盐水。
英子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头发湿漉漉地粘在脸颊两边。头歪在梅子妈怀里。
“英子。”曾卫国轻轻叫了一声。
英子疲惫地睁开眼睛看了曾卫国一下,又闭上了。
“怎么会这样?”
“刚退了烧,身上都湿的。叫小梅买毛巾去了。”梅子妈说,“反反复复发烧,饭也没怎么吃……”
梅子妈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她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办啊!”
“您别着急,会好的。”曾卫国安慰说,“我去医生那里问问看。”
值班的是年轻的女医生,翻了一下英子的病历,介绍说,“反复发烧五天,咽喉红肿,淋巴结肿大,白细胞高,考虑炎症的可能性大。先挂两天消炎针看看效果。”
“我看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曾卫国提醒道。
“小孩子发烧,饭也没怎么吃,精神肯定软。”医生解释说。
“我看还是到人民医院看看吧。”曾卫国最后说,“我也是医生,感觉不太放心。”
“也好。”医生点头同意,“到人民做个全面检查,也放心。”
曾卫国叫柱子带小梅回去。他和刘雅琪带梅子妈和英子去人民医院。
曾卫国直接挂了儿科急诊,接诊的是四十多岁的副主任医师。
“直接住院吧。”医生了解了病情直接说。
等安排好英子住院,已经五点钟了。
“糟了。”曾卫国对刘雅琪说,“把林筱雨带卤兔子的事忘了。说不定正在生气呢。”
“买点卤鸭卤牛肉回去吧。”刘雅琪安慰说,“到时候说点好听的,哄哄,女人就吃这套。”
“我还真不会哄女人。”
“你先打个电话,就说一会儿就到。咱们先去买卤菜。城里那家卤菜最好吃?”
“这个,”曾卫国挠挠头,“我还真不知道。”
刘雅琪看到路边的海鲜楼,装潢豪华大气,就说,“就这家吧。你打电话,我去买菜。”
“对不起,回来晚了。”曾卫国进门就道歉,“叫你久等了。”
刘雅琪直接把菜摆上桌,大献殷勤,“主人请用膳。”
林筱雨往桌子上扫了一眼:桌子上摆着卤鸭、切牛肉、酸菜鱼、清蒸梭子蟹、芦笋炒肉片、鸡蛋烧青椒和炒米面。
林筱雨也许是饿了,直接扯下一只卤鸭腿啃了一口。
“要不要来点啤酒?”曾卫国问。
“要!”林筱雨大声说,“我是又饥又渴,都怪你们!”
“对不起,事情出了点意外。”曾卫国给林筱雨倒了一杯啤酒,给自己也倒了一杯,“我先自罚一杯。”
曾卫国把杯子里的啤酒一口气喝完。
“主人慢点喝,要醉的。”刘雅琪知道曾卫国的酒量。
“你吃完了饭过去看看,”曾卫国打个饱嗝说,“看看有什么需要的。”
“是,主人。”刘雅琪回答道。
“怎么?很严重吗?”林筱雨问。
“住院了。”曾卫国给自己倒满酒,和林筱雨碰了一下杯,“祝你天天开心快乐!”曾卫国喝了一口啤酒,“现在住在人民医院。”
第二天。
曾卫国去医院看英子。医生把他叫了过去。
“英子是急性白血病。”医生把骨髓检测报告给曾卫国看,“你还是把孩子转到条件好的上级大医院吧。”
曾卫国把英子的病情状况发给理想。
理想答应问一下血液科主任。
当天晚上,理想打电话来:说需要住院。床位安排好了,让病人直接过来住院。
“你帮忙联系好了,没必要亲自送过去。”林筱雨一听曾卫国要亲自送那孩子去医院,顿时火冒三丈。
她双手叉腰,眼睛瞪得溜圆,脸颊因为生气而微微泛红,“亲闺女也没有这样上杆子的吧?”
“一个农村妇女到大医院,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门都找不到。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我不能不管啊!”曾卫国满脸无奈,眼中满是央求,他向前走了几步,双手合十,微微弯腰,“就这一回,以后什么事都听你的,好不好?”
“你要去我不拦着你,以后你不用回来了。”林筱雨愤怒地把门哐的一声关上,将自己关进了卧室。
曾卫国站在原地,像一尊被抽去了灵魂的雕像,呆呆地站了好一会儿,眼神空洞而迷茫。
末了,他缓缓低下头,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仿佛承载了他所有的疲惫与无奈。
“我跟你一起去吧。”刘雅琪轻轻走到曾卫国面前,她的眼神里透着关切与担忧,“你要是不回来了,我在这里也没意义。”
“她也许只是气话。你留下来替我照顾她。”曾卫国抬起头,看着刘雅琪,眼神里带着一丝感激与愧疚。
刘雅琪抿了抿嘴,没再说什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曾卫国晚上睡在客房。他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久久不能入眠。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林筱雨生气的模样和英子那可怜的小脸,翻来覆去直到凌晨才迷迷糊糊睡去。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曾卫国就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在两个碗里倒上一点酱油,一点绍兴黄酒,一点葱花,一个鸡蛋。打散,倒入温开水。然后放到蒸锅里。又从冰箱里翻出几天前做好的面包、蛋糕和豆沙馅包子和鸡蛋羹一起蒸二十分钟。
他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蒸锅的数字在减少,时不时望向卧室的方向看看,她晚上睡得好吗?希望她能理解自己的苦衷。过了一会儿,他缓缓起身,穿上外套,轻轻地打开门,走了出去。
到了楼下,刘雅琪追了出来,“我送你们吧。”
曾卫国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感激的微笑。
刘雅琪开车稳稳地行驶在路上,曾卫国坐在副驾驶座上,眼神一直望着窗外,思绪早已飘远。
英子和梅子妈坐在后座,英子紧紧地依偎在梅子妈怀里,眼神中透着恐惧与不安,小手紧紧地抓着梅子妈的衣角,而梅子妈则眼神空洞,呆呆地望着前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什么。
到了省城火车站,理想已经在出站口焦急地等待着,他的眼神不停地在人群中搜寻着,一看到曾卫国他们,他立刻招手迎了上来,“爸,这边!”
病房在二十五层楼靠窗的位置。邻床和英子年纪相仿的男孩头发光光正躺在床上挂盐水。孩子的母亲正把削好的苹果一小块一小块送到孩子的嘴里。
英子刚刚躺下,两个护士姐姐推着操作车过来给英子抽血。
英子伸出瘦瘦的小手,手上满是静脉穿刺留下的紫黑色瘀痕。
“英子最棒!”曾卫国在英子前面竖起大拇指,“英子最勇敢!”
针刺穿皮肤的时候,英子全身抖动了一下,皱着眉头咬着牙没有哭。
护士上下来回移动针头没有刺入血管。最后退出针头。
“按一会。”护士在穿刺处贴上胶布对曾卫国说,“孩子脱水静脉都是瘪的。”
护士在另一个手上看了又看,拍了又拍,没有理想的穿刺静脉。
“扎颈静脉吧。”另一个护士说。
“你把孩子抱起来,跟我来。”护士推操作车走出了病房。
“英子乖,就抽个血嘛,没什么好怕的。是不是。”曾卫国把英子放到护士工作站的桌子上,按住她的两只小手。
一个护士按住英子的头向一侧弯去,英子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中午在医院食堂吃饭。曾卫国和理想相对而坐。食堂里人声嘈杂。理想吃完了饭,用纸巾擦了擦嘴看着曾卫国,眼神里满是疑惑,忍不住开口问道:“是什么样的关系,让您这样费心?”
“孩子的父亲和我是堂兄弟,因为我的事出了车祸……死了。”曾卫国的眼神黯淡了下来,他微微低下头,把空盘子向前面推了推,抽了一张纸巾,不停地擦着手指,“孩子的母亲有点智障,我有责任……我不关心,她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可是,这个病比较棘手……您也是医生,白血病治疗时间长,费用高,而且还不一定能治好……您想过这个问题吗?”理想眉头紧皱,眼神中透着担忧,他向前倾了倾身子,双手撑在桌子上。
“走一步看一步吧,总不能见死不救吧。”曾卫国抬起头,把纸巾扔到盘子里。
“但愿分型能好一点。”理想摇了摇头,深深地叹了口气。
病房里十分安静,只有仪器发出的轻微“滴滴”声。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床上,照在英子瘦了一圈的脸上。英子的双眼紧闭,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眉头微微皱着。脑子里回荡起上午腰椎穿刺时候英子凄厉的叫声,使曾卫国浑身颤抖了一下。
“你坐。”梅子妈站起来,摸索着从衣服袋里掏出一张卡,“这是小明车祸赔偿的五十万,你拿去交住院费吧。”
“现在还用不到,你放着。”曾卫国挡了回去。
“反正是要用的,放你那吧。”
曾卫国犹豫了一下,“你放着,用到的时候我和你拿。”
主任走了进来,看了一眼英子,“睡着了?多吃点牛奶、豆浆,鸡蛋和瘦肉之类的蛋白质食物,增加抵抗力。”
“食欲差,吃不下。”梅子妈说。
“吃不下也要吃。”主任扯了一下曾卫国的衣服袖子,“你跟我来一下。”
曾卫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主任办公室。
主任医生坐在办公桌前,表情严肃,手里拿着一沓化验单,他推了推眼镜,看着曾卫国说:“现在诊断分型出来了,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虽然L1较L2、L3型理想一点,但也不能太乐观。准备上DVP方案,也就是柔红霉素 长春新碱 泼尼松,尽快达到完全缓解。”主任坐直了身子,靠在椅子背上,接着说,“淋巴细胞白血病五年治愈率可以达到80%,十五年治愈率只有50%。小姑娘到二十几岁还有50%的概率会复发,一劳永逸的办法还是骨髓移植。当然,骨髓移植也不是百分百成功,也有失败的风险。”
“治疗费用大概多少钱?”曾卫国的声音微微颤抖,小声问。
“这个……很难说了。缓解治疗和强化治疗,大概十万到二十万。骨髓移植可能贵一点,三十万到一百万之间。如果家里有兄弟姐妹供体,费用会少很多。我这说的只是正常情况,用到两三百万的情况也是有的。”主任停顿了一会,问:“家里有兄弟姐妹吗?”
曾卫国犹豫了一下,“有。”
“叫他过来做个匹配化验,早做准备。情况许可就做造血干细胞移植。”
曾卫国心情极度郁闷:“一二十万还可以拿出来,可上百万?到哪里筹那么多钱啊!当初为什么没有给英子也买一份大病保险呢?”
谁又能想到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每十万人里面有二到七人,偏偏让英子碰到了,这难道就是命运的捉弄吗?真是祸不单行啊!
晚上理想过来看英子。见曾卫国闷闷不乐的样子,把他拉到走廊,“钱的事您别担心,我会支持您的。”
“主任说一劳永逸的办法是骨髓移植,兄弟姐妹之间的移植排斥会少……”曾卫国抬起头,看着理想,似乎想说什么却又难以启齿。
“她有兄弟姐妹吗?如果是兄弟姐妹,排斥肯定会少很多!”
曾卫国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鼓起勇气说:“你能不能为英子……”
“能匹配我当然愿意……”理想突然明白过来,他的眼睛微微睁大,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您的意思……该不会……”
“我不能确定……”曾卫国的脸涨得通红,语无伦次起来,“也许……可以……试试。”
“爸……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我……试试!”
一个星期后,英子的头发开始脱落,大片大片地脱落。
理想从家里拿来了理发工具。曾卫国当着英子的面前给梅子妈剪头,推成光秃秃的光头。英子摸了摸外婆的光头,哈哈大笑。
“现在轮到英子啦!”曾卫国笑着说,“你看看,这个房间里的小朋友都光着头。”
“剪吧剪吧,”英子坐了过来,“反正要掉的。”
曾卫国小心翼翼地给英子剪头上稀疏、柔软的头发,眼泪忍不住流到了脸上……
半个月以后,理想把曾卫国叫到外面的咖啡店里,叫了两杯咖啡,从兜里掏出检验报告给曾卫国看,“我说您搞错了吧……我和英子不匹配。”
“曾卫国仔细地看着上面的每一个字,“是不是化验出错了?”
“肯定是您搞错了。”理想皱着眉头,“您再好好想想!”
“不知道哪错了。”曾卫国手不停地挠着头,脑海里一片混乱,暗想:“化验错了?还是我和英子根本就没血缘关系?”
曾卫国犹豫了许久。终于,将梅子和小明的事断断续续、吞吞吐吐告诉了理想。
“这种事,我能理解。也许除了你之外,还另有其人。”
“那我也抽个血化验一下吧。”曾卫国还是不相信小梅除了他还另有其人。
一个月后,英子血液常规监测恢复正常,可以回家休养。
主任嘱咐:兄弟姐妹或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把血样邮寄过来做匹配实验。为下一步的骨髓移植做准备。
理想送曾卫国、梅子妈和英子去火车站。
到了火车站,梅子妈抱着英子下车了。理想把曾卫国留在车里,“您的化验结果出来了,不匹配,也没有血缘关系。”
理想把检查报告递给曾卫国。
曾卫国什么话也没说,下了车。在走进候车厅的一刹那,理想追了过来,“爸!我……不知道该怎么说。”理想变得支支吾吾起来。
“有话直说!”曾卫国看到梅子妈抱着英子已经过了安检。
“算了,还是不说了,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理想转身想要离开。
曾卫国急了,拉住理想的胳膊,声音提高了几分,“你这说半句留半句,不是叫人着急吗?”
理想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说:“我和您……也没有血缘关系。”
曾卫国脑子里空荡荡的一片空白。一直回到家都是懵的。
养大的儿子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
刘雅琪发来信息,“英子好点了吗?”
“稳定了。已经回到西山坳了。彻底完成骨髓移植。”曾卫国回答道。
“哦。你不回来了吗?”
“林筱雨说过叫我不要回去了。我也不好觍着脸回去。”
“那我该怎么办?”
“你先照顾她吧。”
星期天晚上,理想打来电话。
“爸,您没事吧?”
“我没事。”曾卫国回答道,“你怎么有时间了?”
“周末打算好好休息一下。钱是赚不完的。我担心您。”
“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告诉您我就后悔了。前面纠结了两天。觉得不告诉您对您不公平。我心里也不踏实。现在我也……怎么说呢,我想告诉您的是,不管您和我有没有血缘关系,您都是我老爸。我对您的感情任何时候都不会变。我对您的爱,可以说比以前更深了。”
“我知道,我知道!”曾卫国眼睛有点湿润了,“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你不用为我担心。到了我这个年纪,一切都看得很淡了。以前想出名,想挣很多的钱,为了一个女人要死要活的,现在看起来都幼稚可笑。人生下来的结局就是死,人活着本来就毫无意义。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能有什么意义?”
“看来……妈的事还是对您有影响。”
“真没有。”
“我有点不明白,您也是医生,对妈一点都没有怀疑吗?”
“认识你妈前我是过着清教徒式的生活,一心想着当作家,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眼见着理想无望,我又是一个雄性激素很旺盛的人,常常梦遗。这时候你妈走进了我的视线。现在想想她也是故意的。我值班的时候她就过来,和我值班的搭档聊天,教她织毛衣。向我借书。请我到她那儿看电视。我试探着请她看一场电影,然后就确定了关系。那次我值班,她坐在我床边织围巾,说是给我织的。我抱着她的腰,解她的衣服。她没有反对,就发生了那事。没有见血,我就怀疑了。我那时候很自卑,她能把身体给我,我很感激的。暗暗发誓要让她幸福。结婚的时候她一同支农的一个朋友送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那时候自行车一百八,我工资才三十二。结婚追求的四大件:自行车、电视机、洗衣机和冰箱。后来她有意无意总是说到他。他我也认识,是我高中隔壁班的,他妹在我们班。兄妹俩长得帅、眼睛又圆又大,鼻子坚挺,可以和演员媲美。后来听说他也离婚了……有机会我带你见他一面。”
“不要!千万别!我不想……”
“血浓于水。自己的亲父亲,怎么可以不见一面?”
“我的父亲只有您。这事别提了。”
“要不我弄个照片给你看看?”
“不要!说了,别提他了。”
“想来你妈也是怪可怜的,一生没有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
“应该可怜的应该是您,辛辛苦苦养着别人的孩子。不是吗?”
“现在能明白你妈临死的时候说的那句:对不起!叫你好好照顾我。”
“妈是对不起您。”
“现在也能明白,你妈总是对我不满意,总是唠唠叨叨,总是吵架……总是生活在忧郁、痛苦中。说实在的,有时候真的想掐死她,想毒死她。后来一想,何苦呢,不想在一起就离婚呗,没必要互相伤害。”
“为什么没离婚呢?”
“开始是很爱你妈的,吵两句就听着——你妈总是以那种居高临下教训人的口气和我说话。习惯了就顺从呗。后来就烦,顶两句。再后来就吵了。吵了半个月一个月不说话。没离婚是我没有钱,没地方住。欠你的钱,欠你妈的钱,欠银行的钱还不上。很崩溃,真的想死了。对我来说,一生很失败。当你选对了另一半,可以减少一半的人间疾苦。选错了对象,一辈子都是煎熬。爱人是自己选的,路是自己走的,怪不得任何人。”
“爸,先不聊了。凌梅叫我呢!”
“嗯。你忙你的。”
“挂了。”
曾卫国挂了电话,深深吸一口气。
临睡觉的时候,刘雅琪发来信息:林筱雨叫我明天接你回来!
“什么病?”曾卫国问。
“医生也没说。现在在镇医院挂盐水呢。说是发烧好几天了。我也才知道。”
“我马上过来。”曾卫国挂断了电话。
“谁病了?”林筱雨问。
“英子。”
“哪个英子?”
“你还记得不?小时候英子生病了,是你开车去永安镇医院。就是那个……她母亲有点智力障碍……”
“哦,我记得,一个傻了吧唧的乡巴佬。”林筱雨疑惑地问,“她孩子生病为什么老是找你?”
“你知道,山里人,医院也不熟悉。”曾卫国很想解释清楚,“孩子爸是因为我出车祸死的。于情于理我都有义务去看看。”
“你去吧!你去吧!”林筱雨显然不高兴,语调带着讥讽的味道,“你是大善人,我不想做恶人。你去吧。”
走到门口,林筱雨说了一句,“你叫小刘开问界车去吧。”
“好。”
曾卫国和刘雅琪下了楼,还没等车开出车库,林筱雨也跟着下来了。
“我也去。”林筱雨无奈地说,“我一个人在家好无聊。”
“你还是在家休息吧,”曾卫国劝道,“我去看看就回来,晚饭回来吃。你跑来跑去很辛苦的。”
林筱雨犹豫了。
“你好好在床上睡一觉。想吃什么,我买给你。”曾卫国扶着林筱雨的胳膊走到电梯前,“无聊了就看一会电视。”
“好吧。”林筱雨不情愿地说,“带几只卤兔子回来。”
“好。知道了。”
半个钟头后,到了永安镇医院。柱子已经站在医院大门口等着。
在急诊观察室看到了梅子妈抱着英子在挂盐水。
英子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头发湿漉漉地粘在脸颊两边。头歪在梅子妈怀里。
“英子。”曾卫国轻轻叫了一声。
英子疲惫地睁开眼睛看了曾卫国一下,又闭上了。
“怎么会这样?”
“刚退了烧,身上都湿的。叫小梅买毛巾去了。”梅子妈说,“反反复复发烧,饭也没怎么吃……”
梅子妈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她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办啊!”
“您别着急,会好的。”曾卫国安慰说,“我去医生那里问问看。”
值班的是年轻的女医生,翻了一下英子的病历,介绍说,“反复发烧五天,咽喉红肿,淋巴结肿大,白细胞高,考虑炎症的可能性大。先挂两天消炎针看看效果。”
“我看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曾卫国提醒道。
“小孩子发烧,饭也没怎么吃,精神肯定软。”医生解释说。
“我看还是到人民医院看看吧。”曾卫国最后说,“我也是医生,感觉不太放心。”
“也好。”医生点头同意,“到人民做个全面检查,也放心。”
曾卫国叫柱子带小梅回去。他和刘雅琪带梅子妈和英子去人民医院。
曾卫国直接挂了儿科急诊,接诊的是四十多岁的副主任医师。
“直接住院吧。”医生了解了病情直接说。
等安排好英子住院,已经五点钟了。
“糟了。”曾卫国对刘雅琪说,“把林筱雨带卤兔子的事忘了。说不定正在生气呢。”
“买点卤鸭卤牛肉回去吧。”刘雅琪安慰说,“到时候说点好听的,哄哄,女人就吃这套。”
“我还真不会哄女人。”
“你先打个电话,就说一会儿就到。咱们先去买卤菜。城里那家卤菜最好吃?”
“这个,”曾卫国挠挠头,“我还真不知道。”
刘雅琪看到路边的海鲜楼,装潢豪华大气,就说,“就这家吧。你打电话,我去买菜。”
“对不起,回来晚了。”曾卫国进门就道歉,“叫你久等了。”
刘雅琪直接把菜摆上桌,大献殷勤,“主人请用膳。”
林筱雨往桌子上扫了一眼:桌子上摆着卤鸭、切牛肉、酸菜鱼、清蒸梭子蟹、芦笋炒肉片、鸡蛋烧青椒和炒米面。
林筱雨也许是饿了,直接扯下一只卤鸭腿啃了一口。
“要不要来点啤酒?”曾卫国问。
“要!”林筱雨大声说,“我是又饥又渴,都怪你们!”
“对不起,事情出了点意外。”曾卫国给林筱雨倒了一杯啤酒,给自己也倒了一杯,“我先自罚一杯。”
曾卫国把杯子里的啤酒一口气喝完。
“主人慢点喝,要醉的。”刘雅琪知道曾卫国的酒量。
“你吃完了饭过去看看,”曾卫国打个饱嗝说,“看看有什么需要的。”
“是,主人。”刘雅琪回答道。
“怎么?很严重吗?”林筱雨问。
“住院了。”曾卫国给自己倒满酒,和林筱雨碰了一下杯,“祝你天天开心快乐!”曾卫国喝了一口啤酒,“现在住在人民医院。”
第二天。
曾卫国去医院看英子。医生把他叫了过去。
“英子是急性白血病。”医生把骨髓检测报告给曾卫国看,“你还是把孩子转到条件好的上级大医院吧。”
曾卫国把英子的病情状况发给理想。
理想答应问一下血液科主任。
当天晚上,理想打电话来:说需要住院。床位安排好了,让病人直接过来住院。
“你帮忙联系好了,没必要亲自送过去。”林筱雨一听曾卫国要亲自送那孩子去医院,顿时火冒三丈。
她双手叉腰,眼睛瞪得溜圆,脸颊因为生气而微微泛红,“亲闺女也没有这样上杆子的吧?”
“一个农村妇女到大医院,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门都找不到。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我不能不管啊!”曾卫国满脸无奈,眼中满是央求,他向前走了几步,双手合十,微微弯腰,“就这一回,以后什么事都听你的,好不好?”
“你要去我不拦着你,以后你不用回来了。”林筱雨愤怒地把门哐的一声关上,将自己关进了卧室。
曾卫国站在原地,像一尊被抽去了灵魂的雕像,呆呆地站了好一会儿,眼神空洞而迷茫。
末了,他缓缓低下头,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仿佛承载了他所有的疲惫与无奈。
“我跟你一起去吧。”刘雅琪轻轻走到曾卫国面前,她的眼神里透着关切与担忧,“你要是不回来了,我在这里也没意义。”
“她也许只是气话。你留下来替我照顾她。”曾卫国抬起头,看着刘雅琪,眼神里带着一丝感激与愧疚。
刘雅琪抿了抿嘴,没再说什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曾卫国晚上睡在客房。他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久久不能入眠。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林筱雨生气的模样和英子那可怜的小脸,翻来覆去直到凌晨才迷迷糊糊睡去。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曾卫国就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在两个碗里倒上一点酱油,一点绍兴黄酒,一点葱花,一个鸡蛋。打散,倒入温开水。然后放到蒸锅里。又从冰箱里翻出几天前做好的面包、蛋糕和豆沙馅包子和鸡蛋羹一起蒸二十分钟。
他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蒸锅的数字在减少,时不时望向卧室的方向看看,她晚上睡得好吗?希望她能理解自己的苦衷。过了一会儿,他缓缓起身,穿上外套,轻轻地打开门,走了出去。
到了楼下,刘雅琪追了出来,“我送你们吧。”
曾卫国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感激的微笑。
刘雅琪开车稳稳地行驶在路上,曾卫国坐在副驾驶座上,眼神一直望着窗外,思绪早已飘远。
英子和梅子妈坐在后座,英子紧紧地依偎在梅子妈怀里,眼神中透着恐惧与不安,小手紧紧地抓着梅子妈的衣角,而梅子妈则眼神空洞,呆呆地望着前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什么。
到了省城火车站,理想已经在出站口焦急地等待着,他的眼神不停地在人群中搜寻着,一看到曾卫国他们,他立刻招手迎了上来,“爸,这边!”
病房在二十五层楼靠窗的位置。邻床和英子年纪相仿的男孩头发光光正躺在床上挂盐水。孩子的母亲正把削好的苹果一小块一小块送到孩子的嘴里。
英子刚刚躺下,两个护士姐姐推着操作车过来给英子抽血。
英子伸出瘦瘦的小手,手上满是静脉穿刺留下的紫黑色瘀痕。
“英子最棒!”曾卫国在英子前面竖起大拇指,“英子最勇敢!”
针刺穿皮肤的时候,英子全身抖动了一下,皱着眉头咬着牙没有哭。
护士上下来回移动针头没有刺入血管。最后退出针头。
“按一会。”护士在穿刺处贴上胶布对曾卫国说,“孩子脱水静脉都是瘪的。”
护士在另一个手上看了又看,拍了又拍,没有理想的穿刺静脉。
“扎颈静脉吧。”另一个护士说。
“你把孩子抱起来,跟我来。”护士推操作车走出了病房。
“英子乖,就抽个血嘛,没什么好怕的。是不是。”曾卫国把英子放到护士工作站的桌子上,按住她的两只小手。
一个护士按住英子的头向一侧弯去,英子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中午在医院食堂吃饭。曾卫国和理想相对而坐。食堂里人声嘈杂。理想吃完了饭,用纸巾擦了擦嘴看着曾卫国,眼神里满是疑惑,忍不住开口问道:“是什么样的关系,让您这样费心?”
“孩子的父亲和我是堂兄弟,因为我的事出了车祸……死了。”曾卫国的眼神黯淡了下来,他微微低下头,把空盘子向前面推了推,抽了一张纸巾,不停地擦着手指,“孩子的母亲有点智障,我有责任……我不关心,她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可是,这个病比较棘手……您也是医生,白血病治疗时间长,费用高,而且还不一定能治好……您想过这个问题吗?”理想眉头紧皱,眼神中透着担忧,他向前倾了倾身子,双手撑在桌子上。
“走一步看一步吧,总不能见死不救吧。”曾卫国抬起头,把纸巾扔到盘子里。
“但愿分型能好一点。”理想摇了摇头,深深地叹了口气。
病房里十分安静,只有仪器发出的轻微“滴滴”声。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床上,照在英子瘦了一圈的脸上。英子的双眼紧闭,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眉头微微皱着。脑子里回荡起上午腰椎穿刺时候英子凄厉的叫声,使曾卫国浑身颤抖了一下。
“你坐。”梅子妈站起来,摸索着从衣服袋里掏出一张卡,“这是小明车祸赔偿的五十万,你拿去交住院费吧。”
“现在还用不到,你放着。”曾卫国挡了回去。
“反正是要用的,放你那吧。”
曾卫国犹豫了一下,“你放着,用到的时候我和你拿。”
主任走了进来,看了一眼英子,“睡着了?多吃点牛奶、豆浆,鸡蛋和瘦肉之类的蛋白质食物,增加抵抗力。”
“食欲差,吃不下。”梅子妈说。
“吃不下也要吃。”主任扯了一下曾卫国的衣服袖子,“你跟我来一下。”
曾卫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主任办公室。
主任医生坐在办公桌前,表情严肃,手里拿着一沓化验单,他推了推眼镜,看着曾卫国说:“现在诊断分型出来了,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虽然L1较L2、L3型理想一点,但也不能太乐观。准备上DVP方案,也就是柔红霉素 长春新碱 泼尼松,尽快达到完全缓解。”主任坐直了身子,靠在椅子背上,接着说,“淋巴细胞白血病五年治愈率可以达到80%,十五年治愈率只有50%。小姑娘到二十几岁还有50%的概率会复发,一劳永逸的办法还是骨髓移植。当然,骨髓移植也不是百分百成功,也有失败的风险。”
“治疗费用大概多少钱?”曾卫国的声音微微颤抖,小声问。
“这个……很难说了。缓解治疗和强化治疗,大概十万到二十万。骨髓移植可能贵一点,三十万到一百万之间。如果家里有兄弟姐妹供体,费用会少很多。我这说的只是正常情况,用到两三百万的情况也是有的。”主任停顿了一会,问:“家里有兄弟姐妹吗?”
曾卫国犹豫了一下,“有。”
“叫他过来做个匹配化验,早做准备。情况许可就做造血干细胞移植。”
曾卫国心情极度郁闷:“一二十万还可以拿出来,可上百万?到哪里筹那么多钱啊!当初为什么没有给英子也买一份大病保险呢?”
谁又能想到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每十万人里面有二到七人,偏偏让英子碰到了,这难道就是命运的捉弄吗?真是祸不单行啊!
晚上理想过来看英子。见曾卫国闷闷不乐的样子,把他拉到走廊,“钱的事您别担心,我会支持您的。”
“主任说一劳永逸的办法是骨髓移植,兄弟姐妹之间的移植排斥会少……”曾卫国抬起头,看着理想,似乎想说什么却又难以启齿。
“她有兄弟姐妹吗?如果是兄弟姐妹,排斥肯定会少很多!”
曾卫国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鼓起勇气说:“你能不能为英子……”
“能匹配我当然愿意……”理想突然明白过来,他的眼睛微微睁大,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您的意思……该不会……”
“我不能确定……”曾卫国的脸涨得通红,语无伦次起来,“也许……可以……试试。”
“爸……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我……试试!”
一个星期后,英子的头发开始脱落,大片大片地脱落。
理想从家里拿来了理发工具。曾卫国当着英子的面前给梅子妈剪头,推成光秃秃的光头。英子摸了摸外婆的光头,哈哈大笑。
“现在轮到英子啦!”曾卫国笑着说,“你看看,这个房间里的小朋友都光着头。”
“剪吧剪吧,”英子坐了过来,“反正要掉的。”
曾卫国小心翼翼地给英子剪头上稀疏、柔软的头发,眼泪忍不住流到了脸上……
半个月以后,理想把曾卫国叫到外面的咖啡店里,叫了两杯咖啡,从兜里掏出检验报告给曾卫国看,“我说您搞错了吧……我和英子不匹配。”
“曾卫国仔细地看着上面的每一个字,“是不是化验出错了?”
“肯定是您搞错了。”理想皱着眉头,“您再好好想想!”
“不知道哪错了。”曾卫国手不停地挠着头,脑海里一片混乱,暗想:“化验错了?还是我和英子根本就没血缘关系?”
曾卫国犹豫了许久。终于,将梅子和小明的事断断续续、吞吞吐吐告诉了理想。
“这种事,我能理解。也许除了你之外,还另有其人。”
“那我也抽个血化验一下吧。”曾卫国还是不相信小梅除了他还另有其人。
一个月后,英子血液常规监测恢复正常,可以回家休养。
主任嘱咐:兄弟姐妹或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把血样邮寄过来做匹配实验。为下一步的骨髓移植做准备。
理想送曾卫国、梅子妈和英子去火车站。
到了火车站,梅子妈抱着英子下车了。理想把曾卫国留在车里,“您的化验结果出来了,不匹配,也没有血缘关系。”
理想把检查报告递给曾卫国。
曾卫国什么话也没说,下了车。在走进候车厅的一刹那,理想追了过来,“爸!我……不知道该怎么说。”理想变得支支吾吾起来。
“有话直说!”曾卫国看到梅子妈抱着英子已经过了安检。
“算了,还是不说了,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理想转身想要离开。
曾卫国急了,拉住理想的胳膊,声音提高了几分,“你这说半句留半句,不是叫人着急吗?”
理想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说:“我和您……也没有血缘关系。”
曾卫国脑子里空荡荡的一片空白。一直回到家都是懵的。
养大的儿子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
刘雅琪发来信息,“英子好点了吗?”
“稳定了。已经回到西山坳了。彻底完成骨髓移植。”曾卫国回答道。
“哦。你不回来了吗?”
“林筱雨说过叫我不要回去了。我也不好觍着脸回去。”
“那我该怎么办?”
“你先照顾她吧。”
星期天晚上,理想打来电话。
“爸,您没事吧?”
“我没事。”曾卫国回答道,“你怎么有时间了?”
“周末打算好好休息一下。钱是赚不完的。我担心您。”
“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告诉您我就后悔了。前面纠结了两天。觉得不告诉您对您不公平。我心里也不踏实。现在我也……怎么说呢,我想告诉您的是,不管您和我有没有血缘关系,您都是我老爸。我对您的感情任何时候都不会变。我对您的爱,可以说比以前更深了。”
“我知道,我知道!”曾卫国眼睛有点湿润了,“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你不用为我担心。到了我这个年纪,一切都看得很淡了。以前想出名,想挣很多的钱,为了一个女人要死要活的,现在看起来都幼稚可笑。人生下来的结局就是死,人活着本来就毫无意义。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能有什么意义?”
“看来……妈的事还是对您有影响。”
“真没有。”
“我有点不明白,您也是医生,对妈一点都没有怀疑吗?”
“认识你妈前我是过着清教徒式的生活,一心想着当作家,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眼见着理想无望,我又是一个雄性激素很旺盛的人,常常梦遗。这时候你妈走进了我的视线。现在想想她也是故意的。我值班的时候她就过来,和我值班的搭档聊天,教她织毛衣。向我借书。请我到她那儿看电视。我试探着请她看一场电影,然后就确定了关系。那次我值班,她坐在我床边织围巾,说是给我织的。我抱着她的腰,解她的衣服。她没有反对,就发生了那事。没有见血,我就怀疑了。我那时候很自卑,她能把身体给我,我很感激的。暗暗发誓要让她幸福。结婚的时候她一同支农的一个朋友送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那时候自行车一百八,我工资才三十二。结婚追求的四大件:自行车、电视机、洗衣机和冰箱。后来她有意无意总是说到他。他我也认识,是我高中隔壁班的,他妹在我们班。兄妹俩长得帅、眼睛又圆又大,鼻子坚挺,可以和演员媲美。后来听说他也离婚了……有机会我带你见他一面。”
“不要!千万别!我不想……”
“血浓于水。自己的亲父亲,怎么可以不见一面?”
“我的父亲只有您。这事别提了。”
“要不我弄个照片给你看看?”
“不要!说了,别提他了。”
“想来你妈也是怪可怜的,一生没有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
“应该可怜的应该是您,辛辛苦苦养着别人的孩子。不是吗?”
“现在能明白你妈临死的时候说的那句:对不起!叫你好好照顾我。”
“妈是对不起您。”
“现在也能明白,你妈总是对我不满意,总是唠唠叨叨,总是吵架……总是生活在忧郁、痛苦中。说实在的,有时候真的想掐死她,想毒死她。后来一想,何苦呢,不想在一起就离婚呗,没必要互相伤害。”
“为什么没离婚呢?”
“开始是很爱你妈的,吵两句就听着——你妈总是以那种居高临下教训人的口气和我说话。习惯了就顺从呗。后来就烦,顶两句。再后来就吵了。吵了半个月一个月不说话。没离婚是我没有钱,没地方住。欠你的钱,欠你妈的钱,欠银行的钱还不上。很崩溃,真的想死了。对我来说,一生很失败。当你选对了另一半,可以减少一半的人间疾苦。选错了对象,一辈子都是煎熬。爱人是自己选的,路是自己走的,怪不得任何人。”
“爸,先不聊了。凌梅叫我呢!”
“嗯。你忙你的。”
“挂了。”
曾卫国挂了电话,深深吸一口气。
临睡觉的时候,刘雅琪发来信息:林筱雨叫我明天接你回来!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西边的晚霞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xibiandewanxia/read/86/202.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