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春雷乍响


小说:荆州,荆州!  作者:巷野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荆州,荆州! http://www.64sw.com/xiaoshuo/jingzhou0jingzhou0/read/97/85.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二二 ↓
        民国三十一年(1942)四月的太岳山,春意渐浓。谢文渊站在新开辟的训练场上,望着正在进行特种作战训练的利剑队员。阳光透过新绿的树叶,在战士们坚毅的面庞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科长,总部转来的情报。”李大山递过一份电报,脸色凝重。

    谢文渊展开电文,眉头渐渐锁紧。日军华北方面军正在进行大规模调动,目标直指太行、太岳根据地。更令人担忧的是,电文中提到了一个新名词——“治安强化运动”。

    “这是什么意思?”李大山问。

    “就是更加残酷的扫荡。”谢文渊收起电报,“鬼子要改变策略了。”

    当晚的作战会议上,气氛异常沉重。首长指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日军番号:“冈村宁茨这次是铁了心要消灭我们。据可靠情报,他调集了五万兵力,准备实施‘铁壁合围’。”

    “怎么个围法?”有人问。

    “内外三层,步步为营。”谢文渊接话,“外层封锁,中层扫荡,内层清剿。这是要把我们彻底困死。”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每个人都明白这种战术的可怕之处——根据地将被完全隔离,补给线被切断,最后在消耗战中油尽灯枯。

    “有什么对策?”首长看向谢文渊。

    “跳出包围圈。”谢文渊的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圈,“主力转移到外线,在内线留小部队坚持。同时发动全区破袭战,让鬼子首尾不能相顾。”

    计划获得通过,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将是一场极其艰难的突围。

    深夜,谢文渊独自登上山顶。月光下的太岳山静谧而神秘,仿佛在积蓄着力量。林婉茹悄无声息地来到他身边。

    “听说你要带队断后?”

    谢文渊点点头:“这是最危险的任务,只能我去。”

    “我跟你一起去。”

    “不行!”谢文渊断然拒绝,“医疗队要随主力转移,伤员需要你。”

    林婉茹沉默片刻,轻声道:“还记得在宣昌的时候吗?你说过,有些路必须一个人走。”

    “但这一次不一样。”谢文渊望向远方的黑暗,“这一次,我知道为什么要走这条路。”

    三天后,日军开始了第一轮进攻。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并没有直接攻击根据地核心,而是在外围修建碉堡、挖掘壕沟,真正开始实施“铁壁合围”。

    谢文渊站在前沿阵地上,通过望远镜观察着日军的工程进度。一道道铁丝网、一个个碉堡正在快速建成,像绞索一样慢慢收紧。

    “科长,三号地区发现鬼子在修机场!”侦察兵报告。

    谢文渊心中一凛。日军修建机场,意味着他们将获得空中支援,这对突围是极大的威胁。

    “必须摧毁它。”

    当夜,谢文渊亲自带领一个小队出发。他们的目标是那个在建的机场。

    机场选址在一个相对平坦的山谷,四周都有日军把守。通过望远镜,谢文渊看见工地上一片忙碌,日军正在连夜施工。

    “守备很严。”李大山低声道,“强攻不行。”

    谢文渊仔细观察着地形,突然发现一条干涸的河床直通机场后方。

    “从这里进去。”

    河床提供了绝佳的掩护。小队悄无声息地接近机场,在距离目标五百米处停下。

    “爆破组准备,”谢文渊下令,“其他人掩护。”

    但就在爆破组即将行动时,意外发生了。一队日军巡逻兵突然改变路线,向他们藏身的河床走来。

    “被发现了?”李大山紧张地问。

    “不像。”谢文渊仔细观察,“是例行巡逻。”

    日军越来越近,最近时只有二十米。队员们屏住呼吸,手指扣在扳机上。

    千钧一发之际,谢文渊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就地隐蔽!

    队员们迅速潜入河床的阴影中,与黑暗融为一体。日军巡逻队从他们头顶经过,皮靴踏在干涸的河床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等巡逻队走远,谢文渊才松了口气。

    “继续行动。”

    爆破组顺利到达机场边缘。但就在安装炸药时,警报突然响起!

    “中计了!”谢文渊心中一沉。

    大批日军从暗处涌出,将他们团团围住。显然,日军早就料到他们会来偷袭。

    “准备突围!”谢文渊果断下令。

    激烈的交火在夜色中展开。利剑队员们虽然骁勇,但日军人数占优,他们很快被分割包围。

    最危险的时候,谢文渊和三名队员被困在一个半成品机库里。

    “弹药不多了。”一个队员报告。

    谢文渊看了看所剩无几的子弹,又望了望外面密密麻麻的日军,脸上露出决然的神色。

    “同志们,今天可能要交代在这里了。”

    “跟科长一起,值了!”队员们异口同声。

    就在他们准备决死冲锋时,外面突然响起震天的呐喊声。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成千上万的群众拿着各种武器,从四面八方涌向机场!

    “保卫八路军!”

    “跟鬼子拼了!”

    原来是附近的群众听到枪声,自发组织起来救援。虽然装备简陋,但人数众多,日军顿时陷入混乱。

    “是我们的乡亲!”队员们热泪盈眶。

    谢文渊抓住这个机会,带领队员们发起反冲击。在群众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杀出重围。

    但机场没有摧毁,日军的包围圈在继续收紧。

    回到根据地后,谢文渊立即向首长汇报了情况。

    “硬冲不行,”他说,“必须改变策略。”

    “你有什么想法?”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谢文渊在地图上指出几个点,“在这里、这里,制造主力突围的假象,把鬼子引开。真正的主力从这里走。”

    他指的位置是一条极其险峻的山路,连当地人都很少走。

    “这条路能走吗?”有人怀疑。

    “不能走也要走。”谢文渊坚定地说,“这是唯一的机会。”

    突围计划在紧张准备中。群众开始向深山转移,部队轻装简从,只带必要的武器和粮食。

    谢文渊的断后部队任务最重:他们要制造主力仍在根据地的假象,为主力突围争取时间。

    “至少要坚持三天。”首长握着他的手,“三天后,不管情况如何,立即撤离。”

    “明白。”

    主力转移在深夜开始。望着远去的队伍,谢文渊心中充满决然。他知道,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见到这些战友了。

    断后工作异常艰难。他们要维持根据地的正常运转,制造部队仍在的假象。白天炊烟袅袅,晚上灯火通明,甚至还要组织“部队”出操。

    日军果然被迷惑了,继续在外围修筑工事,没有立即进攻。

    但第三天上午,一架日军侦察机发现了破绽。

    “科长!鬼子开始进攻了!”观察哨报告。

    谢文渊通过望远镜,看见日军正在集结兵力,准备发起总攻。

    “执行最后方案。”

    所谓的最后方案,是谢文渊精心设计的“火海战术”。他们在根据地各处埋设了炸药和燃油,准备在最后时刻与日军同归于尽。

    战斗在正午时分打响。日军在炮火掩护下,向根据地核心区域推进。但让他们意外的是,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八路军的,在哪里?”前线指挥官疑惑地问。

    就在这时,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整个根据地瞬间陷入火海,冲天的烈焰吞噬了一切。

    “撤!”谢文渊下令。

    断后部队开始按计划撤离。但就在他们即将进入密道时,大批日军堵住了去路。

    为首的竟是特高课新任课长中村大佐。

    “谢文渊,这次你跑不了了。”中村冷笑着。

    谢文渊冷静地观察着局势。日军人数众多,硬冲必死无疑。

    “中村大佐,”他突然用流利的日语说道,“做个交易如何?”

    中村一愣:“什么交易?”

    “我知道八路军总部的下落。”

    这个提议显然打动了中村。他犹豫片刻,问道:“在哪里?”

    “让你的部队后退百米,我单独告诉你。”

    中村思考后,同意了。日军开始后撤,只留下中村和几个护卫。

    就在双方距离拉近到二十米时,谢文渊突然举枪!

    激烈的交火再次爆发。趁着混乱,谢文渊带领队员们冲进密道。

    但日军紧追不舍,不断向密道内投掷手榴弹。在一次爆炸中,谢文渊被气浪掀翻,头部重重撞在石壁上。

    “科长!”李大山惊呼。

    谢文渊挣扎着想站起来,但视线开始模糊。在失去意识前,他最后看见的是队员们焦急的面容和密道深处的那点光亮...

    当他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山洞里。林婉茹正在为他包扎伤口。

    “我们...在哪里?”

    “安全了。”林婉茹轻声道,“你昏迷了整整两天。”

    原来,在谢文渊昏迷后,李大山带领队员们杀出重围,与接应的游击队会合。现在他们身处太岳山深处的一个秘密营地。

    “主力呢?”谢文渊急切地问。

    “都突围成功了。”林婉茹露出欣慰的笑容,“你的计划很成功。”

    谢文渊长长舒了口气。但当他想要坐起来时,一阵剧痛从头部传来。

    “你的伤很重,”林婉茹按住他,“需要静养。”

    在养伤的日子里,谢文渊经常独自坐在山洞口,望着远方的群山。根据地的失守让他心痛,但主力的成功突围又让他欣慰。

    这天,老周突然来访,带来了总部的嘉奖令和新的任务。

    “文渊同志,总部决定派你去延安学习。”

    这个消息让谢文渊愣住了。延安,那是所有抗日志士向往的圣地。

    “什么时候出发?”

    “伤愈后立即动身。”

    谢文渊望向东方。在那里,太阳正在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虽然前路依然艰险,但他知道,只要希望在,路就永远不会断绝。

    林婉茹来到他身边,轻声问:“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谢文渊握住她的手,“只要还能战斗,我们就不会停止。”

    春风拂过山岗,带来远方的气息。在这春雷乍响的季节,新的征程即将开始。而这一次,他们将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荆州,荆州!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jingzhou0jingzhou0/read/97/85.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